覺醒無限!
陸菲青一記“朝天一炷香”華麗的收下了棄子的人頭後,跟著霍青桐前來看望木易。
木易自然是沒事的,就是身上的斑斑血跡和雪白的繃帶看著比較嚇人。
見到二人前來探望木易也從馬屍後方站起,抱拳道“陸前輩,這位女俠,在下看見你們輕功高絕見獵心喜,冒昧了。”
“楊少俠不必介懷,在下霍青桐。”霍青桐倒也不介意“這位前輩你們一起隨我到我們的駐地吧,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
三人繼續前行,來到了樹林外的大片草地之上,這裡搭著八九個帳篷,駱駝和馬匹環繞在帳篷外。
三人來到了一處帳篷中,陸菲青開口道“姑娘,天山雙鷹是你甚麼人?”
霍青桐秀眉一揚,嘴唇動了動,但忍住不說。
陸菲青又道“我跟天山雙鷹禿鷲陳兄、雪雕陳夫人全有交情。咱們可不是外人。”
霍青桐道“雪雕是我師父。那麼你是誰!”
陸菲青捋了一下胡須,笑道“你去告訴你師父師公,我‘綿裡針’……就說武當派‘綿裡針’姓陸的,恭喜他們二位收了個好徒弟。你師公還在跟你師父為喝醋而爭吵嗎?”
霍青桐見他連師父師公的私事都知道,信他確是前輩,便道“我帶你們去見我父親。”
三人轉入了最大的帳篷。
帳幕中點著兩盞油燈,許多人坐在地氈之上,為首的正是早上打過照麵的大漢。
霍青桐進帳後指了指二人道“這位是“棉裡針”陸前輩,師傅的好友,這位楊少俠也是跟著這位前輩一起來的。”
“是關明梅老前輩的故人嗎,裡麵請,我是木卓倫,這裡的首領。”大漢道,大漢心中想起了一個人,不過那人已經隱於江湖十餘年了,接著他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這群回人屬於天山北路的一個遊牧部族,人多勢盛,共有近二十萬人。但清廷勢力進展到回部後,征斂越來越多。木卓倫起初還想委曲求全,儘量設法供應。哪知滿官貪得無厭,弄得部族民不聊生。
後來韃子偵知這族有一部祖傳手抄《可蘭經》,得自回教聖地麥加,數十代由首領珍重保管,乃這一族的聖物,於是乘著木卓倫遠出之際,派遣高手,竟將經書搶了來。
現在這一行人日夜兼程就是為了奪回經書。
說著眾回人舉起了酒杯,歃血為盟,“不奪回神聖的可蘭經,誓死不回故鄉。”
陸、木二人被他們的誠意打動了,陸菲青開口道“我明天替你們取回聖物罷,不過僅限一天,我還需要趕路。”
木易也開了口“楊某不是什麼高人,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心還是有的,我定會助你們一臂之力。”
後來的交流中時二人得知《可蘭經》便是鎮遠鏢局押送的貨物,二人當下有了計較。
等二人回到店時大夥均已安睡。
店裡守夜的夥計道“二位先生,溜達了這麼久,看夜景麼?”
二人的心思都放到了明日的戰鬥上了,沒有搭理他便過去了。
······
次日清晨,鏢局的一行人便喊著號子離開了鎮子,鎮遠鏢局一杆八卦鏢旗在前開道。陸菲青看這鏢行的騾馱並不沉重,幾名鏢師全都護著閻世魁。看來他所背的那個紅布包袱才是真正要物,想必這邊是《可蘭經》了。
鏢行一行人走後,曾參將率領兵丁也護送著夫人準備上路了。
木易及陸菲青向夫人告了假,說是有事離開一天,李浣芷不依不饒的纏了好久才被師傅的威壓壓回去了。
之後二人在鎮外與回人彙合,快馬加鞭的繞路超過了前方的人們,因為回人打算到金烏峽設伏。
原來烏金峽兩邊高山,中間一條山路,十分陡削,途中不易停步,必須一鼓作氣上嶺,正是埋伏的好位置。
一行人提前埋伏後,等了半個時辰鏢局之人便到了山下,他們在穀口休整了許久,似乎正打算一口氣過了這個嶺。此時回民們的駝馬早已養足了精神,隻待他們登山了。
鏢局休憩了一陣後,開始進入峽穀了,鏢行與曾將手下兵丁排成了一條長龍,人眾牲口都是氣呼呼的上山。
隻聽得木卓倫一聲大喝“殺!”
一眾回人便自上而下的掩殺而去,下方的眾人隻聽見一陣駝鈴響,便看見回人乘著駝馬,迎麵奔下嶺來,疾馳俯衝,蹄聲如雷,勢若山崩,呼哨陣陣。
鏢行中人大聲呼喝,叫對方緩行。
童兆和喊道“喂,對麵的,死了娘奔喪嗎?”
鏢行中人哪知回人便是尋仇來的,隻聽回人隊中一聲胡哨,兩騎飛奔向前,繞過閻世魁,對準了緊隨在他身後的閻世章一衝。同時四匹駱駝已奔到閻世魁的前後左右。
木易隨後拍馬而出,大喝道“鎮遠鏢局何時淪為韃子的走狗了,楊某今日便替天行道罷!”說著便長棍一橫,直戳閻世魁而去。
閻氏兄弟久經大敵,眼見情勢有異,忙拔兵器應敵。但四匹駱駝背上的回人突然間同時雙手各舉大鐵椎,猛向閻世魁當頭砸將下來。
山道狹窄,本少回旋餘地,這時又擠滿了人,四個回人身雄力壯,騎在駱駝背上居高臨下,四柄各重百餘斤的大鐵椎猛砸下來,閻世魁武藝再好也無法躲避,當場連人帶馬被打成血肉模糊的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