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的三國夢!
李信處理完北海島上的青壯,聞聽董昭作為,急忙來找,見麵就說道“大人,處倭人兒童以腐刑,乃是皇上授意。?如今大人放縱數千,後果難料。”
董昭一聽懵了,以為這不過是諸葛亮的私下作為,自己新官到任,燒幾把火也是正常的,所以改了諸葛亮的做法。“李信將軍,派出人馬,全麵抓捕。但願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李信心裡窩火,但不敢多言,隻好執行。這數千倭人兒童,早已不知去向。重新梳理,費時費力。倭人見到自家的孩子後,都帶著孩子,躲避進深山老林中去了。海島雖然不大,但是從山林中找人,和大海撈針也差不了多少。
李信折騰了幾個月,自己的歸期也到了,無奈何召集人馬,坐船回國。接替李信的人正是臧霸的泰山兄弟孫觀。孫觀初來乍到,不熟悉島上情況,搜捕起來更是出工不出力。
董昭內心的惶恐一日蓋過一日,見李信即將回國,急忙來找李信,見麵後,讓李信支開左右,直接就跪下了。李信急忙拉起董昭,說道”董公為何行此大禮?“
董昭滿臉羞愧的說道“在下無知,私縱倭人,還望將軍回國後,遮攔一二。”
李信和董昭交集不多,僅僅限於在倭島的這段時間,但這位大人的獨斷領教了不少,見對方這麼說,當下說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我走之後,還望大人督促孫觀,努力抓捕,務使有漏網之魚。我一個小小副將,無權上書皇上,大人放心,回國後,我自會三緘其口。”
董昭告彆李信,一邊督促孫觀,一邊懸賞,令人舉報。從國內來的光棍漢在倭島娶妻生子,倒也逍遙快活,世家來島上買土地,耕種的也有不少,看到新任經略使以重金懸賞,便都動起了心思。
劉澤在北京穩定了幾日,朝會如常舉行。各州各郡紛紛遣使來賀。京城的防務,依然交給樂進。
一日史阿與劉虎兩人同時來見劉澤。兩個人一塊求見的時候,肯定有事生,劉澤不動聲色,慢悠悠說道“兩位大統領一起來,不知何事告朕?”
史阿與劉虎對視一眼,劉虎示意史阿先說,史阿說道“董昭自到倭島,擅自改動方略,放走倭人數千兒童。”
劉澤心中一震,自己本想借著穿越之利,提前下手,一來出出心中一口惡氣,二來讓倭人斷了根本,不再為禍後世。沒想到這個董昭這麼大膽,不問情由,自作主張。劉澤道“此事有多少人得知?”
劉虎說道“副將李信期滿調任回三韓軍港,麾下士卒議論紛紛,對董昭擅自改動諸葛將軍策略不滿。”
劉澤歎了口氣,人算不如天算,自己的一番苦心看樣子要付諸東流了,“你們二人負責明衛、暗衛多年,可有何良策,改變目前局麵?”
史阿沉思一會說道“皇上,為今之計,換將換人,徹底絞殺私縱倭童。”
劉虎說道“皇上何不令董昭假意大赦倭人?倭童豈能久處山林?一等局勢平穩,必然走出山林,到時定能一網打儘。”
劉澤說道“董昭此人,才乾優異,不過是聖賢書讀多了,多了點假慈悲。私縱倭童,不可不罰,再說私縱在前,抓捕在後,倭人豈能相信董昭作為?我看將董昭官降三級,罰俸一年,到吉州做個縣令去吧。接任董昭人選,就是臧宣高吧。宣高與孫觀是老兄弟,配合起來也順利。劉虎,就由你去找宣高傳我旨意,此去再領一萬人馬,務必將倭島男人一個不留。此外,告訴宣高,國內去倭島的光棍漢們的後代,一定要好好教育,使我中華文化深入人心。”
劉虎應了一聲,轉身去了。史阿在旁,劉澤問道“江東、荊州、益州來降文武,情緒如何?”
史阿道“江東孫氏舊臣,隻有呂蒙、孫韶及程普、黃蓋、韓當與孫權過從甚密,孫權倒也韜光養晦,言辭間也無出格之處。荊州一班文武因劉琮實在無能,無人與其來往;劉琦身體病弱,湯藥不離,以臣看,壽命將儘。益州龐羲,不滿諸葛亮將其調離郡守大位,心生怨恨,時常流露不滿。微臣已以密信告知諸葛刺史。”
劉澤點了點頭,對史阿的工作十分滿意,“史阿兄,你與樂進是跟隨朕最久的老人了,兄弟感情沒說的。如今大漢的地盤越來越大,人員複雜,所以需要你與劉虎好好配合。隻有用對了人,大漢王朝才能江山永固。襄平學校培養出來的學子,軍隊中,優異者不過副將,從政者,最高方為郡守。誌才這幾年身體不好,郭嘉也漸有病態,程昱年高,中樞之地,人才將欲凋零也。故朕急需人才,你們的人要好好給朕尋摸尋摸,現有真才實學的,即刻上報,朕要為國儲備人才。”
史阿道“皇上所言,臣字字在心。”
臧霸接旨後,點起一萬人馬,從樂安上船,到了三韓後,補充物資,開往倭島。
董昭一心補過,將倭島搞得雞飛狗跳,雖然抓到了千餘倭童,可是還有大部分沒有音訊。孫觀賊寇出身,為人粗鄙,對這個說話文縐縐的上司不怎麼感冒。
臧霸曆經一個多月的風浪,終於到了倭島,董昭迎接,臧霸宣讀了劉澤的聖旨,董昭聽的冷汗津津。一個三品大員降為縣令,對一向愛惜名聲的董昭打擊不小。臧霸讀完,董昭顫抖著身子叩頭謝恩。臧霸安排戰船,送董昭回國。
孫觀看到臧霸,樂得一蹦三尺高,抱住臧霸大笑,“皇上真是聖明,將大哥你派過來了。以後兄弟可就乾的舒心了。”
臧霸當胸給了孫觀一拳,笑著說道“跟著我乾,有你受的。大哥對你保證,一年讓你瘦下二十斤來。”
孫觀笑道“大哥,隻要你一句話,兄弟我風裡來火裡去,皺一皺眉頭,不是漢子。莫說瘦二十斤,就是這百多斤,不都是大哥的。”
臧霸道“哈哈,大哥現在就給你第一道命令。”
孫觀馬上將笑臉一收斂,嚴肅說道“將軍請講。”
臧霸道“馬上將抓捕倭童的部隊收回,勤加操練,維護地方。重金懸賞作罷,讓國內來的青壯,好好耕種,不要誤了農時。”
孫觀臉色一變,悄悄說道“大哥,剛才你送走的那位,可是觸了皇上的逆鱗啊,你這麼做,不怕皇上把你也連降三級。”
臧霸嗬斥道“執行命令,無需多言。”
孫觀見臧霸認真,不敢再說,急忙轉身去了。臧霸命幕僚書寫文告,大意是新任倭國經略使、駐倭國將軍臧霸通告倭島全民,我大漢皇上富有四海,仁慈愛民。故而對倭國之民,不分漢人、倭人,皆一視同仁。今後漢人、倭人同進共退,展倭島,使得家家有餘糧,戶戶住良房。特此告知。
告示貼出,打死倭人也不相信,漢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善心了。誰知道過了數月,漢人官員果然不再對倭人疾言厲色,一個個變得和藹慈祥,指導耕種,錢糧,倭人漸漸放下了戒備心。
劉澤鼓勵通商西域的昭告一出,資本雄厚的世家大族不由得心動。富貴險中求,把貨物運往西域,與異族人交易,雖然路途太遠,但是利潤極高。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這麼寫道如果有1o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又2o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o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oo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3oo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的風險。商人本性逐利,和資本的貪婪沒什麼兩樣。
糜家、甄家、荊州的蒯家、揚州的6家、全家,還有知名商人衛弘、張世平、蘇雙等等,積極準備貨物,踏上了西域之行。隨之興起了保鏢這個職業。因為劉澤對世家大族要求嚴格,家族私兵人數給卡死了,不能過百。販賣大宗貨物,區區百十人能起什麼作用?各大商家,紛紛雇傭保鏢。保鏢的人員,多是遊俠兒和退伍老兵組成。退伍老兵熟悉武器的運用,精熟協同配合作戰,不像遊俠兒似的,愛出風頭,個人英雄主義本位,所以更受商家歡迎。
糜竺得知劉備死後,大哭一場,心中的夢想破滅了,不再想著奇貨可居了。劉澤在劉備死後,就命人將他放了出來。出獄後的糜竺,從此不問政事,也不仰仗自己是皇帝大舅哥的身份,苦心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倭島買田上萬畝,雇傭了一千多個倭人(當然都是年紀在五十五歲以上的)耕種;這次見到劉澤的昭告,精心準備了數百車貨物,雇了五百多個保鏢,開始了西域之行。糜芳因為抱住了劉澤的大腿,倒是做到了徐州彆駕的高位。
糜竺見財貨太多,親自隨同。糜家家族也跟隨者數十人,家兵則全部到位。家兵裡麵的幾個頭領,是徐州一帶有名的俠客,糜竺用不同的手段網絡到的,為糜家的經營出了大力。
糜竺的大隊人馬,穿過涼州,堪堪就要到玉門關。但凡讀過幾唐詩的朋友,對於描述玉門關的詩句都能隨口來上幾句比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等等。
(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