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的三國夢!
曹操正色說道“益州夷人,為蚩尤後裔,與漢人同根相生,何必相煎?皇上應攻心為上,掠地為下,收服其心,使漢夷雜居,慢慢教化。天籟小說.2”
劉澤點頭說道“孟德兄說的是。南中荒涼,本少人口,若肆意殺戮,於地方展不利。孔明政務繁雜,不知派何人領兵為善?”
曹操說道“政務委於法孝直,孔明就近領兵出征,可乎?”
“孔明乃是選,隻是蠻荒之地,毒蟲橫行,多有煙瘴,濕熱難當。大軍出征,需多備藥物,免得士卒水土不服,未戰而先傷兵力。“
曹操頷說道“皇上所慮甚是,此戰在於攻心,大軍應做好準備,免得到時亂了手腳。”
劉澤想起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七擒七縱的橋段,對於生活在崇山峻嶺,暑熱之地的少數民族進行的攻心戰,孟獲被擒七次,每次都會搬來不同的援軍,尤其是突兀骨的藤甲兵,士卒穿上藤甲,刀槍不入,諸葛亮無奈之下,設計引誘突兀骨的人馬進入盤蛇穀,一把火燒掉了。如果這藤甲兵不被滅掉,用來征戰異域,尤其是南亞的異族,豈不是更有用武之地?當時的緬甸地區,有一個鬆散的政權存在,自稱為撣國。如果藤甲兵入撣作戰,劉澤臆測起來。
曹操見劉澤出神,不敢打斷,茫然看著劉澤。眼前的劉澤雖然年過四旬,但是保養有道,看起來更像三十出頭的年齡。男人四十一枝花,正是魅力四射的時候,久居上位,氣勢不露而露,加上一直以來儒雅敦厚,處處為他人著想,這正是為人的最高境界,以德服人。曹操一代梟雄,駕馭了不知多少桀驁不馴之輩,自認為閱人無數,一眼便可看穿對方,隻是眼前的這個人,這個曾經打敗自己的人,卻是一直看不透。
見劉澤還在出神,曹操把目光移到蒼茫的天空,回想起與劉澤交往的一幕幕,洛陽酒館初相逢,自此以後,這個人就一直盤踞在自己的腦海,揮之不去。此人去了遼東,不過做了一個太守,遼東貧寒,但硬生生以一郡之力,開疆拓土數萬裡,這人是怎麼做到的?自己與荀公達,程仲德等人探討不止一次,卻均無結論。難道這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嗎?曹操看著天空雲卷雲舒,變幻無常,回想自己自起兵討伐董卓以來,大小數百戰,鮮有敗績,敗的最慘的一次,就是在南陽郡,而且敗的口服心服。
曹操歸順後,對於手下的人,劉澤一視同仁,照常啟用,夏侯兄弟、曹氏將領中,不少人已經封侯拜將,獨鎮一方。江東的文武,不也一樣對待嗎?這個人,胸懷可容天下,用人唯才是舉,做到這一點,古往今來能有幾人?
劉澤從沉思中出來,見曹操望著天空呆,不由笑道“孟德兄在觀雲乎?”
曹操一笑說道“見皇上深思,不敢打擾,仰望白雲變幻而已。”
“嗬嗬,不知孟德兄看到了什麼?”
“看到了世情。白雲舒卷無意,去留自然,何等逍遙自在?而我等為人,處處受到繁文縟節的羈縻牽連,不若白雲多矣。”
“孟德兄所言,通透無比也。如你我,略一動,則萬人矚目,偶一言,群下啾啾不已。做人實在太累,故慕白雲飛鳥也。”
“想不到皇上天下第一人也有此感?”
“有句話,說得好。權力欲大,責任欲重。我等既處高位,自然背負更大責任。如今國土,倍於以前,如何治理?得揚大漢之天威,播炎黃之文明,正在你我肩上。孟德兄英雄壯誌,不會一朝消磨吧?”
曹操哈哈一笑,大聲說道“皇上氣吞四海,囊括宇內。曹某不才,自當附於驥尾,為大漢開萬世太平大業。”
劉澤拉住曹操的雙手,慨然說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處理好夷族問題的同時,穩定治理好大漢十七州,使百姓更富足,國庫更豐裕,以便用兵域外。願孟德兄早日康複,助我一臂之力。“
曹操突然跪倒,嚇了劉澤一跳,急忙伸手想要拉起曹操,曹操頓說道“皇上,微臣的身體已無大礙,請皇上下旨,老臣願意統兵,到益州平亂。”
劉澤說道“孟德兄心意,我已儘知,隻是南中氣候異常,你又年近半百,不能耐受。出頭露麵的機會,還是留給年輕人吧。”
曹操說道“身體已無大礙,微臣武人出身,天下何處去不得?皇上不用擔憂。”
劉澤見曹操執拗,暗道這個機會給諸葛亮呢還是曹操?諸葛亮用兵就像他的性格,處處謹慎,不敢冒險;反觀曹操,用兵不拘一格,大開大合,生平愛走險棋,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夜襲烏巢就是老曹的經典戰例。老曹愈挫愈勇的性格也比較對劉澤的脾氣,想想從京師到成都,一路走來,曹操在平穩的馬車上,可以免受顛簸之苦,自己再派幾個醫術高明的醫者在旁,不至於出什麼問題,走出去,不憋在京城,說不定對老曹身體還有好處,至於南中的異常氣候,致書諸葛亮,讓他好好配合也就是了。
想到這兒,劉澤說道“孟德兄可想明白了?”
曹操說道“微臣早已想明白,請皇上準許。”
劉澤拉起曹操,說道“孟德兄有什麼要求,儘管說出。”
曹操笑道“微臣請命,也有一點私意在內,犬子都已年長,此次出征,為他們博取點軍功,勝過在京城無所事事。”
劉澤說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孟德兄所言,小弟怎敢不從?不知孟德兄此次欲讓那位公子隨行?”
曹操說道“昂兒、彰兒,武藝出眾,臣就帶他二人出征吧。”
劉澤笑道“孟德兄幾位公子,才能各異,子修、子文長於兵事,子恒長於政事,子建文采飛揚,為諸公子冠。有此四子,不知惹得天下多少人心熱不已。孟德兄既然欲讓子修、子文隨侍在側,兄長的安全,小弟也就放心了。子恒、子建不知現為何職?“
老曹的兒子不少,真正長大成人的就四個,老大曹昂,曆史上跟隨老曹征戰宛城張繡的時候,死於亂軍之中;老二曹丕,逼漢獻帝禪位,建立大魏的那位;老三曹彰,自小就孔武有力,勇猛非常,因為長了一部黃色的胡子,老曹常以‘黃須兒’稱之;老四曹植,文采在曹家絕對是南博萬,深得曹操喜愛,一度曹操曾想把大位留給曹植。隻是曹植文人心性,放浪形骸,敗給了善於心計的二哥曹丕。
曹操答道“丕兒在文若手下為從事,植兒好山水,喜愛遊玩,多有佳作問世。”
劉澤笑道“子建大作,小弟拜讀不少,不下於屈子。長此以往,當為我大漢第一才子也。子恒隨文若曆練,若有機會,放一郡守,看其施為。”(屈子,即屈原)
曹操大喜,說道“四子若有作為,皆賴皇上提攜也。”
曹操請命出征,四個兒子不敢勸說,好在曹昂、曹彰隨行,卞夫人放心不少。曹操出之際,劉澤親自送行,出京城南門,送出二十裡外。曹植見老父遠行,心情悲戚,口占一文,表達思父之情,憂慮之意。老曹心情大悅。
曹操等人曉行夜宿,在路非止一日,穿山渡水,來到成都。諸葛亮率益州文武迎接。
諸葛亮早已接到劉澤聖旨,讓他儘力配合曹操平定南中。諸葛亮對於曹操這個前輩,還是很尊重的,接到聖旨後,早把糧草、兵馬、器械、藥物等等,準備妥當。
曹操一路南行,坐看山水美景,心懷大暢,身子骨因為沒有頭風折磨,反倒更壯實了。曹操看不慣官場迎來送往,對於諸葛亮提出的接風之舉,擺手作罷,領著兒子、親兵直接到集結起來的無當飛軍大營。
諸葛亮無奈,隻好和魏延陪著,遣散了其他官員,來到無當飛軍營地。張任、王平、馬鋒、張嶷、張翼五人到營門口迎接。
無當飛軍,經過近半年的訓練,精氣神早已上了幾個台階,曹操騎馬巡視,見士卒精神飽滿,鬥誌昂揚,心下大喜,對諸葛亮、魏延說道“皇上思慮深遠,組建無當飛軍,用於山地叢林作戰。今日觀之,無當飛軍士氣高昂,士卒雙手老繭墳起,可謂強軍也。”
諸葛亮說道“曹公,無當飛軍乃是漢、夷組成,尚需磨合,此次曹公奉命平定南中,亮在成都,必當戰戰兢兢,傾力支持。”
曹操說道“大軍後勤,有勞孔明費心了。不知孔明可預備好向導人選?”
諸葛亮說道“荊州馬謖,自隨亮到成都,精研益州地理,熟悉南中形勢。亮以馬謖為,組建一個向導團隊,隨時聽曹公號令。”
“可是襄陽馬氏五常之人乎?”
“正是。襄陽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馬良在荊州仲德公手下,為江夏郡守;馬謖來益州,與亮相談甚歡,其人才氣不下於其兄,兼且熟讀兵書,多有韜略。”
曹操笑道“孔明所薦,必非常人。不知越雋郡高定有何舉動?”
魏延在旁說道“高定與孟獲聯結,現已絕靈關道,大軍行動,隻能渡過瀘水,進入越雋郡。”
曹操道“既然如此,明日一早,大軍出,渡過瀘水,先擒高定,再平孟獲。”
曹操第二日一早,率兵啟程,非止一日,穿過鍵為郡,來到瀘水岸邊,準備渡水事宜。曹操親自勘察地形,來到瀘水,隻見濁浪滔天,滾滾而下,不由大驚,如此大浪,大軍如何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