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愣了,難道這大漢朝還有什麼漏洞可鑽不成,於是恭恭敬敬的說道“請族叔教我。”
司馬徽說道“郭嘉郭奉孝領兵西域,所為何事?”
“準備西征異域,擴大大漢疆域。”
“那麼,我再問你,西方一旦開戰,僅憑十五萬大軍,可以穩定所占土地否?”
“貴霜、波斯、羅馬三國向為西方三大強國,三國人口數千萬,靠十萬大軍征討,無異於癡人說夢。”
“既然如此,漢皇會如何做?”
司馬懿有點明白了,試探著說道“族叔的意思,國內兵馬會源源不斷派往西域,增兵西方,國內力量必然薄弱。”
司馬徽點點頭說道“不錯,漢皇野心極大,如今大漢疆域倍於前朝,仍在不斷擴張之中。北至北海,東到扶桑,南及扶南,西方征戰開始,尚不知有多少土地納入版圖,雖秦皇漢武,武功未及今朝之盛。漢皇一味窮兵黷武,隻要人馬有一半開往西域,我們的機會就到了。”
司馬懿迷惑的問道“族叔,家族未有一兵一卒,縱有良機,又能奈何?”
司馬徽仰天長笑,笑的司馬懿迷迷糊糊,“仲達,你來猜一猜,我為何笑?”
司馬懿開動腦子,思索片刻,驀然說道“莫非族叔早已伏下一支奇兵不成?”
司馬徽說道“雖不中,亦不遠矣。我來問你,漢皇征戰二十餘年,擄掠異族青壯尚有多少人?”
司馬懿這事還是知道的,“共有二百餘萬,隻是分散各地,難以用事。”
司馬徽笑道“仲達差矣,二百萬青壯,若是揭竿而起,效秦朝陳勝、吳廣之舉,漢室天下,應當如何?”
司馬懿吸了口涼氣,黃巾之亂開始的時候不過四五十萬人,攪得大漢風雨飄搖,若是二百萬人,那是什麼概念,漢室天下就會覆滅在即。想到這兒,司馬懿眼睛亮了,對司馬徽躬身到地,“計將安出?請族叔教我?”
司馬徽說道“人手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三十六,合天罡之數,你以此為基礎,再尋找七十二人,應地煞之數。一百零八人分赴各地,挑動被拘押的異族青壯,約以時日,共同起事,必要將這漢室天下攪它個天翻地覆。“說完之後,心中自得,不禁又哈哈大笑。
司馬懿總感覺這位族叔有點單相思了,到底哪兒不對,也說不出來,隻看描繪的前景,簡直太誘人了,一旦事成,司馬家的夙願必然得以完成。隻是你老人家說的三十六人在哪兒呢?看著神采飛揚的族叔,司馬懿小心翼翼的說道“族叔,你所說三十六人,不知都是何人?”
司馬徽收住笑聲,得意的說道“二十年前,我便謀劃,這三十六人,目前多少都有職務在身,最高者文為郡守,武為大將,一旦起事,可為強援。具體是誰,現在不能告訴你,你還是儘快找到人手,挑動異族青壯,時機一到,你必然自知。”
司馬懿看到族叔賣關子,心裡雖然老大不樂意,臉上不敢帶出來,低聲對司馬徽說道“是,族叔,小侄等到守孝期滿,便召集人手。”
“迂腐!”司馬徽斥道“儘孝與天下,孰輕孰重,難道你分辯不出?有你大哥守孝便是,你現在要利用一切人脈,趕快行事,若是遲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了。”
司馬懿隻好說道“是,族叔。”
司馬徽說道“今後行事,一切小心在意,不可張揚,不可示人以行跡,具體怎麼做,你心中明白就是,你大哥處,切莫透露半點口風,等到大事已成,我司馬家將擁有天下,留名青史。”
司馬懿說道“說起掩藏行跡,正是侄兒所長,今日我便動身,說動天下大才來助。”
司馬徽笑道“好,今後成敗,全在你的身上。為叔今日也要雲遊四方去了。”
司馬懿急忙說道“若無族叔,侄兒如何成事?”
司馬徽神秘的笑了笑,“該現身時,為叔自然會前來助你。”
司馬懿大喜,恭送司馬徽離去,司馬徽一整衣衫,揮動手中拂塵,出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