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的三國夢!
周瑜謹慎的性格,豈能掠人之美,急忙說道“雲長此言差矣,皇上既然詔令已下,斷無更改之理。周某駐軍紅海,也是閒來無事,時時在旁參讚也就是了。待到運河開通,即刻揮軍進入地中海,善後事宜,無暇分心。”
關羽這時候早已明白劉澤大力發展水軍的原因,大漢戰將千員,真正能指揮水軍作戰的不過十數人而已,而其中的佼佼者,不過人,周瑜正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周瑜率領水軍,平定交州,南下林邑、扶南,遠征呂宋,可謂是戰功赫赫,此次跋涉數萬裡,遠征羅馬,皇上心目中把水軍作為主力看待的。
關羽見周瑜這樣說,隻好說道“我即刻飛書子揚大人,代為轉告,請諸葛夫人出手,助我一臂之力。”
周瑜笑道“有諸葛夫人出手,運河開挖,事半功倍矣。”
黃月英陪著諸葛亮久在西域,說真的,沒少給諸葛亮出了絕妙主意。目前的西域,諸葛亮按照劉澤的指示,沿著各處綠洲、河道、湖泊栽種了無數柳樹,這其中,黃月英功不可沒。
這日諸葛亮接到劉曄的書信,言稱關羽在埃及開挖運河,對於搬運泥土,甚是費力,請諸葛先生和夫人想想辦法,是否能製造出幾種工具來,加快運河進程。
諸葛亮能取得這麼大功業,背後離不開黃月英的默默支持,所以終其一生,不肯納妾,也是尊重夫人的意思在內。接到劉曄的書信,急忙來找夫人商議。
黃月英看著夫婿英俊的相貌,內心充滿了成就感,西域一地,就地域麵積來說,可是相當於內地數州之大,經過諸葛亮多年的治理,人口日漸增多,商賈往來如過江之鯽,西域的富足,不下於京師。看到夫君愁眉不展的模樣,黃月英笑著說道“不就是為了快速搬運泥土麼?夫君勿憂,妾身早有主意在此。”
諸葛亮大喜說道“夫人有什麼絕妙主意?”
黃月英笑道“西域廣大,我看來往商賈,破費力氣,是以早就琢磨,製造不費人力物力的車輛,供他們搬運貨物之用。”
諸葛亮在羅老的書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聞聽夫人之言,大皺眉頭,輕聲說道“夫人,不用人力物力,車輛自行,亙古未聞也。”
黃月英說道“技巧之妙,在於我心,無法宣之於外也。夫君稍待時日,待我製作出來,一看便知。”
諸葛亮的腦袋瓜子,可以稱為三國時代最強大腦,聽到黃月英的話,也是頭疼不已,夫人在機關技巧方麵確實高人一等,可是說到不用外力,車輛自行,就是絞儘腦汁也想不出所以然來。
等了五六日,黃月英笑嘻嘻來請諸葛亮。諸葛亮隨著夫人來到長史府後院,看到院子裡排列著十個車子,或作馬首,或作牛頭,不明所以。黃月英也不解釋,走到車輛後麵,伸手搗鼓幾下,諸葛亮看的目瞪口呆,隻見十輛車子,一個個自行走動起來。
諸葛亮大驚,結巴著問道“夫人,你怎麼做到的?”
黃月英笑道“不是告訴你了,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諸葛亮從心裡佩服自家老婆,這是什麼水平,絕對的超越,就是墨家大師魯班恐怕也做不到這一點啊。興奮激動之餘,抱起黃月英,大喊大叫。
黃月英羞澀的拍打著諸葛亮的雙肩,嬌聲說道“傻瓜,下人們都在呢。”
諸葛亮大笑說道“夫人之才,曠古絕今,請夫人為車輛賜名。”
黃月英說道“牛馬為我們最好的夥伴,這車輛就命名為木牛流馬如何?”
諸葛亮說道“夫人,名字起的貼切,真不負第一才女之名。”
黃月英說道“每一車輛,可負千斤之重,若是用於運河,當可縮短工期不小。”
諸葛亮大喜說道“豈止不小,有木牛流馬相助,工期可提前數年不止。”
黃月英說道“夫君可致書子揚大人,車輛不日就可送至埃及矣。”
諸葛亮突然麵色一黯說道“你我夫妻,恐怕離彆數年也。”
“為何?”黃月英話剛出口,就明白夫君的意思了,當下說道“皇上哥哥野心勃勃,成亙古未有之功業,遠邁秦皇漢武,你我適逢其會,何其幸也。大漢運河,綿延四百裡,所需車輛數不勝數,妾身有幸助皇上哥哥一臂之力,實乃千古未有之佳話也,夫君憂心何來?”
諸葛亮說道“所憂者,你我夫妻分彆也,彆無其他。如今皇上奪得西域外極西之地,隻有羅馬為西方大國,若是支解羅馬,我大漢數百年無憂也。夫人到得埃及,運河工期必然縮短數倍,周公瑾水軍長驅直入,羅馬不數年可下也。”
黃月英搖頭說道“羅馬帝製與我大漢不同,皇帝之外,另設元老院,以掣肘皇權。如此一來,皇帝所作決斷,錯誤避免不少,所以說羅馬實乃大漢當世勁敵也。羅馬國土,環繞地中海,陸上兵甲非同小可,水軍想來也不可小覷,誰勝誰負,尚難下定論。”
諸葛亮笑道“以我大漢兵甲之盛,所向披靡,羅馬雖大,難當我軍鋒銳。”
黃月英笑道“妾身雖為婦人,不言兵甲,但也明白,兩國爭鋒,所貴者在於糧草輜重也。大漢兵器遠勝於羅馬,但羅馬地勢複雜,其國軍團凝聚力極強,重甲兵、輕騎兵相互配合,所向無敵。劉子揚雖然智計百出,曹孟德更是沙場老將,對陣羅馬,略顯不足也,夫君豈有意乎?
諸葛亮大驚說道“夫人,你的意思是?”
黃月英說道“縱觀天下,可與夫君一較長短者,寥寥數人而,郭奉孝已逝;周公瑾為水軍大都督。以我想來,大漢與羅馬對峙數年,皇上哥哥必然以你與周公瑾為水陸大將,征戰羅馬也。”
諸葛亮說道“劉子揚為皇室之後,乃是皇上嫡親,智謀百出,猶善器具之學;曹孟德乃是人傑也,數十年征戰,鮮有敗績。我有何德何能,敢比於二人。”
黃月英道“夫君身在局中不自知也。且拭目以待,看妾身眼光如何?”
諸葛亮還能說什麼,黃月英把話說得滿滿登登,回思自己征戰倭島,穩定益州,興旺西域,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地盤越來越大,責任越來越重,劉澤一直以來都是政軍分開,可在自己身上,卻是獨當一麵,軍政大權一把抓的,難道皇上真的有意派自己出征羅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