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源大驚說道:“閣下必非常人也。《四十二章經》乃是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所著,其意便在於擇取佛家精要,彙而成文,以教化世人。閣下不知研讀多少時日?便有這等領悟。”
那人說道:“某研讀已過兩年也。”
釋源說道:“閣下悟力驚人,佛家有言:得道不分先後,在於頓悟也。假以時日,閣下必然為大德也。”
那人說道:“在下看來,儒釋道三教,皆有不足之處。”
釋源說道:“願聞其詳。”
“先說釋教,要求僧人戒律精嚴,勇猛精進,在我看來,生存乃是一切根本,佛家弟子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全靠信徒布施存活,如此怎能普度眾生?道家講求清靜無為,一味的講究獨善其身,求得神仙大道,試問芸芸眾生,可曾見過神仙?”
釋源說道:“我佛家弟子發大願力,求得正果,斬妖除魔,普度世人。那麼尋常百姓一點供奉,也是應該的。”
那人笑道:“佛祖於菩提樹下得悟正道,創立佛學,舍棄一切繁華,清貧樂道。試問世人皆如釋教弟子一般,不婚不育,長此以往,佛教何來昌盛一說?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惑人耳目也。任何修行,皆離不開生存本源,是故,若要修行,先飽肚腹。”
釋源說道:“聽閣下未提儒教一言,不知儒教有何缺陷?”
那人說道:“儒家以經典為傳,刻板教條,禁錮人欲,取中庸之道,混肴是非觀念,磨滅人的真性情也。“
釋源張口結舌,這人說話也太沒有顧忌了吧,要知道釋源出家之前也是學習儒家經典的,當下心思電轉說道:“聽閣下的意思,儒釋道三教皆有偏頗?”
“不錯,某曾發大宏願,有生之年,致力於三教合一,取長補短,以期望真正教化世人也。”
釋源這個年代對信仰那是相當的執著,聞言問道:“不知閣下俗家姓氏是...?”
那人傲然說道:“某乃龐統龐士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