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說了這點話,已經有氣無力,諸將心情沉悶,不敢多言,急忙奔往各寨,安撫軍心。
劉潛、劉曄趕到前線的時候,曹操已經陷入昏迷。劉曄急忙對劉潛說道:“請世子暫攝三軍,靜候皇上旨意。”
劉潛說道:“子揚伯父,我年紀尚幼,不通軍事,還是由你暫領三軍為好。”
劉曄說道:“此非常之時也,勿要推脫,一切以安撫軍心為上。某不才,自當傾力相輔。”
劉潛見劉曄說的鄭重,不再推辭,令曹彰取了曹操印信,來中軍大帳點將。曹彰早得到曹操囑咐,不敢怠慢。
劉潛在劉曄的幫助下,巡視各寨,安撫軍心。
大漢京城,劉澤接到曹操的密信,大吃一驚,如今細細算來,曹操已經是六十七歲高齡,曆史上的曹操好像是六十六歲去世的,看來曹操的大限快要到了,自己再怎麼努力,天意難違,天命不可測啊。
劉澤急招軍機處重臣商議,賈詡說道:“孟德病倒,前線大軍五十餘萬,此事非同小可,皇上早做定奪為好。”
劉澤說道:“三軍主帥,忠義信智仁勇,缺一不可,誰堪當此重任?”
荀彧說道:“子揚久在西域,德才兼備,可謂不二人選。”
劉澤說道:“子揚智謀權變無雙,若是領十萬之眾,綽綽有餘,而今大軍五十餘萬,才智堪憂也。”
徐庶說道:“臣保舉一人,可擔大任。”
劉澤道:“不知元直保舉何人?”
徐庶說道:“諸葛孔明是也。孔明學究天人,初治水軍,卓有成效,繼而平定倭島,其用兵也,鬼神莫測;後入川中,四方賓服,接任西域長史,籌集糧草輜重,供給大軍無缺。其為人也,忠義為本,信義為先,仁而親民,勇擔重任,可堪大用。”
諸葛亮起步很早,二十多歲就嶄露頭角,無論用兵治國,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良才,徐庶一說,劉澤大笑說道:“非元直提起,幾忘大才矣。孔明少有賢名,與龐統龐士元並稱臥龍鳳雛,與周公瑾相較,可謂一時瑜亮也。”
周瑜的才能那是不用說的,幫組孫策平定江東,多有奇謀,而且胸懷大度,與人相交,如沐春風,實乃大漢第一儒將也。周瑜平交州,征扶南、林邑、呂宋,這些都是小兒科,難得的是,率領水軍將士,縱橫數萬裡海疆,自朱崖洲遠赴貴霜,這份膽量氣魄,縱觀曆史,當之無愧第一人。
劉澤說完,程昱說道:“諸葛孔明,濟世之才也,臣附議。”
見賈詡、荀彧等人皆無意見,劉澤說道:“詔令:諸葛亮屢擔大任,忠誠為國,國之乾城也。見詔令之日,即刻啟程,赴波斯接任三軍主帥,經略征討羅馬事宜。”
劉澤說完,書記在旁邊也已經書寫出來,劉澤接過來看了,意猶未足,提筆在下邊寫到:羅馬強大,征討非一朝一夕之功,孔明到任,傾力削其國力,等待時機,方可一戰而定也。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