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一邊向大本營發報,一邊哀求兩國暫時等等,他們的政府一定會給出一個滿意的答複。
這時候就看出明順兩國的差距了。
明軍這邊,雖說是海兵,但上岸作戰他們不虛啊,明水兵們直接打開武器庫,人手一支步槍。
因為順軍在場,重機槍暫時沒有拿出來,這玩意直到現在都沒有第二個國家搞出來。
自動武器的難點在於自動,552式重機槍利用開火時的後坐力,帶動槍機和槍管扣合。
彆看說著簡單,想要達到這一步需要各種小零件,而且密封性要好。
其他列強們基本研究出了552式重機槍的運行原理,但在零件組合上一直不得要點
明海兵扛著步槍一臉的躍躍欲試,順軍這邊則不急不緩,步槍也沒有分發下去。
“這才是海軍呐”劉亦辰看著明海軍的表現,一臉唏噓道,他的參謀總長在一旁沉默不語。
海軍最大的功能是啥?擴張!海軍永遠不是用來防禦的,隻有進攻才是海軍的宿命。
北明海軍在精神上,保持了旺盛的擴張欲,這才是海軍的核心。
反觀己方,雖然表現的中規中矩,但和北明海軍一比,終究落了下乘。
劉亦辰感慨完,眉頭逐漸皺起。
身為海軍提督,他可不會被之前和諧的一幕打動,劉亦辰深知,明順兩國必有一戰,到時候這些臨時盟友會成為敵人。
“提督大人,有時候看的遠也是一種煩惱”參謀長唐慶盛沒來由說了這麼一句。
劉亦辰突然轉頭看著唐慶盛,眼神裡時不時閃過一抹殺機。
身為大順海軍參謀總長,唐慶盛不該說這樣的話,除非他是北明的人。
唐慶盛毫不畏懼直視劉亦辰,眼神中清澈無比,就像不知道他所說的話會引起多大影響一般。
唐慶盛還真是黑冰司的一名高級間諜,此次試探,也是他覺得劉亦辰“有救”。
作為南順海軍提督,劉亦辰一直把目光放在外麵,沒有一味的盯著北明海軍,不管是輕視還是什麼,這總是一種態度。
而且,在明羅戰爭期間,劉亦辰在和唐慶盛喝酒聊天中透露了一個觀點。
要是羅斯托夫海軍敢來中洲攻擊大明,他劉亦辰會向永昌帝進言,帶著大順海軍擊潰羅斯托夫海軍,這無關通敵,隻為中洲人的驕傲,當時的大明可還沒下水“永平級”。
加上之前兩國海軍交流的時候,劉亦辰沒有反對,這讓唐慶盛不惜暴露也要拉一把劉亦辰。
對視了良久,劉亦辰眼中的殺機漸漸平息,沒頭沒腦說了句“我們現在還是盟友。”
唐慶盛內心鬆了口氣,雖然劉亦辰的回答,看似是因為現在並肩作戰不會動他,一旦兩國爆發戰爭,劉亦辰絕對會“清除”唐慶盛。
但隻要第一次沒有拒絕,那就意味著這個人的心理防線已經出現了漏洞。
作為高級間諜,唐慶盛的心理學一直都是滿分。
“看來順國人不等到國內的命令,根本不會動手,那就由我們牽個頭。”見順國海軍一直沒有動靜,鄧武昭轉頭對著副官說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