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我擁有百分比加成!
1月4日,明軍收複廣元,直逼巴中。
1月6日,烏斯塘的明軍翻越嘎啦山,收複了色達、阿壩等地。
1月7日,李墨軒帶著43師一路遛著順23、24師來到了合川地區。
到了這時候,李墨軒的戰略意圖在明顯不過了,就是要沿著嘉陵河南下“進犯”山城。
這給了追擊的順軍一個不小的震撼,這群人不要命了吧,怎麼敢去山城?
但也有另一個可能,李墨軒的部隊是去山城打前站的,說白了就是偵察,並不會對山城展開進攻。
因此,順軍把8000明軍正向山城移動的信息傳給了山城駐軍。
此時的山城駐軍高層,人人懷著小心思,就連駐軍司令劉玉憲都在暗中琢磨,是不是該改弦易旗了。
劉家在山城,完全是土皇帝般的存在,他爹劉式武在大明統治時期就是當地的豪族。
大順起義時,當時的暋正帝為了鎮壓起義,向各地的豪商征收重稅,這才把劉式武推到了對立麵。
順軍攻到山城時,劉氏武勸降了當時的明軍守將,打開城門迎接順軍。
因此,劉家在南順統治時期獲得了莫大的政治資本,劉式武順利成為了南順時期的山城總政令,一當就是十四年。
就算劉式武退休了,劉家在山城還是舉足輕重的家族,後續很多山城官員都和劉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作為長子,劉玉憲進入順軍並一路成為了山城駐軍司令,弟弟劉俊也成為了山城商會的會長。
“司令,明軍進入合川地區後就沒有再繼續進犯,反而大張旗鼓駐紮下來休整,也不知明人葫蘆裡在賣什麼藥?”
山城指揮部,參謀官正在向劉玉憲彙報李墨軒的最新情報。
劉玉憲摩挲著下巴,一臉意味深長的盯著桌麵上的地圖。
合川距離山城可不遠,配合水路急行軍的情況下,一天就能到達山城郊區。
李墨軒帶著8000人,不帶重武器直接向自己衝來,這裡麵不會有什麼軍事考量,那麼隻能是政治考量了。
“應天那邊的明軍,攻勢如何?”劉玉憲沒有回答參謀的問題,反而問起萬裡之遙的應天。
參謀在心中盤算一下答道“明軍從浦口和六合兩路攻擊應天防線,李思成元帥坐鎮中央,在鼓樓地區艱難的抵擋著明軍,雖說靠著人數優勢,明軍每天前進不到5裡,但我軍一直在後退。”
“照這樣的局勢看,明軍很快就能打到應天城下,不過,朝廷就近從當塗和粟水征召新兵,不斷的填往前線,一時還不能判斷誰勝誰負。”
劉玉憲聽完冷冷一笑,道“誰勝誰負?朝廷投入了多少軍隊?北明那邊又是多少?”
參謀被劉玉憲問住了,為了擋住應天方向的明軍,朝廷前後動員了60萬人趕往前線,其中一半拉到應天以東的鎮江,防止明軍占領揚州後,直接攻擊鎮江,再從東麵威脅應天。
反觀明軍,攻擊應天的隻有張皓一個集團軍,攏共30萬人。
雖說大明後續援軍在不斷的跨過蒼梧江,但前線作戰的一直都隻有這30萬人。
想到這點,參謀不再說話,看著參謀的表情,劉玉憲嗬嗬一笑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