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我擁有百分比加成!
“將軍,96師於半個小時前肅清了揚州的順軍,82和86師正在向江鎮進攻。”參謀官向張皓彙報道。
正在研究地圖的張皓聞言大喜,明軍收複了應天東北重鎮揚州,收複江鎮也不遠了。
這樣一來可以和正北的明軍對應天形成夾擊之勢,而朝廷的援軍正從南麵過江,到時候將三麵合圍應天。
“給82、86師發電,務必在兩天內收複江鎮,之後快速從應天以東發起進攻。”
“從南麵過江的部隊直插石白湖,解決完栗水的順軍後就地防禦,切斷應天與外界的聯係。”
“讓正在進攻應天的部隊緩一緩,順軍現在憋著一口氣呢,我們要讓他們把這口氣泄咯。”
指了指地圖,張皓命令道。
應天守軍如此作態,直接導致張皓放棄了所謂的圍三缺一策略,想要把應天徹底變成一個孤城。
北城區的明軍得到命令後,不再對順軍控製區展開進攻,全都縮回了臨時防線。
這一舉動讓順軍大鬆一口氣的同時,發熱的腦子也漸漸冷靜下來。
位於地下管網的李思成,得知明軍不像前幾天對自己猛烈進攻後,心中一冷。
他之前的一係列手段其實就是蠱惑人心,明軍隻要保持進攻烈度,來不及思考的順軍士兵還能和自己保持一致。
一旦讓順軍閒下來,不該有的想法又會增多,誰也不想死不是?
為此,李思成讓手下軍官製定各種反攻計劃,不為趕走占據北城的明軍,隻為讓順軍沒有時間思考。
應天戰場的局勢瞬間調了個,明軍開始嚴防死守,順軍則充當了進攻方。
但有重機槍這種防禦利器的存在,順軍根本占不到便宜,還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
李思成見己方傷亡陡然劇增,立馬叫停了反攻,改為趁夜偷襲,或從地下管道繞到明軍占領區的後方發動突襲。
應天的明軍開始和順軍玩起了貓抓老鼠的遊戲。
明軍不怕夜襲,但從四通八達的地下管網神出鬼沒的順軍,讓剛開始的明軍有些不適應。
趁著夜色,順軍像是老鼠一樣摸到明軍占領區,有便宜就占,沒有就撤,東一榔頭西一斧頭。
往往第二天清點人數的時候,都會有士兵失蹤或被殺死,甚至一些小據點裡的明軍,昨晚還好好的,第二天派人一看全沒了。
這可算激怒了進城的明軍,白天一邊防禦順軍,一邊尋找各種下水道口,一旦找到立馬用瓦礫填埋,或者水泥封堵。
三天後,除了極少數隱蔽的下水道,大部分出口都被明軍摧毀,順軍也就停止了滲透作戰。
1月21日,明軍收複江鎮,並從東麵開始向應天進攻,順軍的壓力陡然增大。
1月23日,明軍的大喇叭開始不間斷播報應天被圍的消息,栗水被明軍收複,應天正式成為孤城。
此時的應天還有超過30萬順軍,小半個月的巷戰,讓順軍損失了20萬人,明軍也不好過,陣亡超過8萬,受傷更是不計其數。
無論是大明朝廷,還是剛剛逃到嶺右的南順朝廷,根本沒想到應天這麼能扛。
這場巷戰也成為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巷戰,還是熱武器時代。
雖然明軍撞了個“頭破血流”,但也不是沒有一點好處。
大明參謀部吸取教訓,開始總結該如何在巷戰中減少損傷,為此催生了很多軍事思想和武器裝備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