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我擁有百分比加成!
剛剛逃到嶺右邕寧的南順朝廷,聽聞李思成身死後如遭雷擊。
對於應天守不守得住的問題,其實他們清楚的很,根本守不住。
但守不住歸守不住,像他們一樣逃跑總歸可以吧,何況還是李思成這樣的元帥?
南順高層們,根本想不到李思成會以這樣的形式結束自己的一生。
王素雅麵露哀傷,牛滿倉和王淩波臉色難看,就連懵懵懂懂的建昭帝也安靜下來,不再抱怨邕寧沒有應天那樣壯麗的皇宮。
嶺右作為南順的起家之地,大量的嶺右人成為了大順的既得利益者,彆的不說,從這裡走出的泥腿子基本都成了大官。
所以,南順在嶺右的統治基礎還算良好,大部分嶺右人都支持朝廷,願意為建昭帝而戰。
手握大筆資金的朝廷,加上泰西諸國的援助,很快在嶺右拉起了一支60萬人的大軍。
彆看這些人都是新兵,但嶺右自古民風彪悍,從古至今為了水源和耕地整村整村的發生械鬥。
造就了嶺右兵悍不畏死、吃苦耐勞的特性。
但南順的統治核心其實是姑蘇一帶,失去姑蘇後,加上明軍還在向南接收其他省份,已經動搖了南順的統治基礎。
“傳旨,追封李思成為忠武侯,在邕寧為忠武侯建一座衣冠塚。”
還算清醒的王素雅,首先要麵對人心浮動的南順朝堂。
所以,她第一時間追封李思成,想要以此穩住動蕩不安的人心。
眾人沒有意見,甚至有人提出想和北明商量商量,看是否能歸還李思成的遺體,乾脆在邕寧為李思成修建一座真正的陵墓。
但這個提議沒有得到支持,現在的局勢是北明橫掃江南,南順根本沒有時間在這種事情上和北明扯皮。
“眾愛卿,大順接下來該如何自處啊?”解決完李思成的事,王素雅麵色一正詢問道。
眾人都聽得出來,皇太後其實是在問大順還能不能存在。
李思成就像南順的支柱,現在這根支柱塌了,由不得王素雅問出這麼悲觀的問題。
還是牛滿倉第一個回道“太後,明軍橫掃之勢已成,我大順在中洲大陸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或許該考慮海外立國,萬幸的是,我們的海軍沒有遭受任何損傷。”
牛滿倉沒有大言不慚的說什麼反攻,甚至連堅守嶺右都沒說。
他明白,一旦讓大明占據廣闊的南方大地,單單憑借手裡的兩三個省,根本不能和大明抗衡。
他們唯一的出路在海外,最好能遠離中洲大陸。
“愛卿所說可是去那夷州?”王素雅皺著眉頭問道。
“是也不是,臣以為,那夷州隻能作為我們的臨時落腳點,大明海軍不弱,夷州距離中洲大陸太近,我們可以先遷往夷州,然後以此為跳板謀奪東南中洲,再一點點向中洲之外尋找出路。”
說來說去,牛滿倉完全沒有向大明投降的意思。
一些悲觀到極點的大臣們,張了張嘴沒有把投降的話說出來。
誰都知道他們這些大臣可以投降,但大順皇室絕對不能,這關乎到所謂的天命,投降的順國皇室一定會遭到大明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