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等著看笑話的泰西列強們傻眼了。
大明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不應該是把薩阿德變為保護國,並簽署很多不平的協議嗎?
怎麼看著大明是真心允許薩阿德獨立啊。
懵逼過後就是欣喜,薩阿德變成獨立國家,更方便自己滲透了。
弗蘭斯就是這麼想的。
不管什麼艦隊停靠權,還是大明派來的駐軍。
薩阿德名義上是一個獨立國家。
獨立國家可以自己選擇和誰交朋友,隻要俺們找上哈桑·阿齊茲談談,一定可以讓弗蘭斯的勢力進入薩阿德。
長的磕磣,想的挺美的。
沒等弗蘭斯上門,大明和薩阿德簽署了軍事互助協議。
該協議上直接寫著,大明保證薩阿德的獨立權利。
到了這一步,薩阿德變成了大明另類的保護國。
隻是這個保護國擁有高度自主權,且大明不會隨意乾涉薩阿德內政。
弗蘭斯人明白自己機會不大,但總歸可以試試。
找上門的弗蘭斯人,直接被哈桑·阿齊茲噴了狗血淋頭。
“你們強加在我們頭上的苦難還嫌不夠多嗎?”
就是這樣一句話,直接讓弗蘭斯特使啞口無言。
薩阿德的獨立,在整個世界掀起了一股風暴,特彆是阿蘭斯世界。
明葡衝突雖然和他們沒關係,但至少證明了,大明和聖教是敵人。
明軍在葡若牙搗毀教堂的做法,被“有心人”大肆在阿蘭斯世界宣揚。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況且,明國人從來不會強迫人們改教。
中洲大陸也有信仰阿蘭斯的信徒,隻是長的和他們不一樣罷了。
基於這一點,阿蘭斯世界獨立的半獨立的國家,都想和大明交朋友。
喀圖拉什不用說,已經是大明的親密小夥伴了。
愷加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各種感激帝國。
薩阿德獨立後,統治伯拉阿半島的漢誌、內誌兩國,不約而同找上帝國。
漢誌與內誌是世仇,兩邊在伯拉阿半島相互廝殺了半個世紀。
由於該地的石油沒有被發現,且大部分國土是沙漠。
昂撒人隻控製了伯拉阿半島的沿海地區,也就是亞門和安曼地區。
深入內陸的漢誌和內誌,因為貧窮以及阿蘭斯聖城之一的存在,而幸存下來。
麵對這兩個小國,周晟銘特意召見了魏修文,並讓他好好招待兩國,一視同仁不偏不倚。
漢誌的拉希德家族特使,以及內誌的薩特家族特使,被大明特意分開。
隨後,周晟銘沒有出麵,由帝國外務部和兩國交流,並建立了外交關係。
大明在這一時期,開啟了被後世稱為“阿蘭斯朋友”的大規模外事活動。
大明忙著交朋友,守望聯盟也沒閒著。
昂撒人與弗蘭斯在東南中洲的問題上,達成了一些py交易。
昂撒免費“弗萊息白級”戰列艦的技術,換取弗蘭斯東南殖民地的一部分,也就是被大明稱為蒲甘的地區。(老緬)
昂撒身毒總督府決定,為了保護身毒殖民地的安全,必須在四周建立一個有效的緩衝地。
蒲甘無疑是合適的。
明軍的烏斯塘省,不單和身毒接壤,還和弗蘭斯的東南殖民地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