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曆4606年,乾武十一年8月15日。
伯恩斯帶著5000殘軍,以及12萬平民走出了要塞。
阿克巴斯遵守承諾,並沒有襲擊伯恩斯的部隊。
隻不過,阿克巴斯帶著12萬人一路“護送”著伯恩斯。
這讓伯恩斯心驚膽顫,生怕哈拉紮人反悔。
加茲尼沒有鐵路,伯恩斯一行人隻能用腳走。
半個月後,當伯恩斯走出法拉省,大大的鬆了口氣。
離開法拉抵達赫爾曼德的伯恩斯,隻要麵對托吉克人即可。
托吉克雖然也驅逐昂撒人,但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反抗姿態。
伯恩斯堅信,隻要小心一些,絕對能安全到達旁遮普,再從旁遮普北部快速通過,抵達昂撒人的勢力範圍。
這一次,伯恩斯失算了,托吉克人可不好打發。
阿克巴斯隻答應給伯恩斯讓路,並保證他們的安全。
可沒有答應為伯恩斯的隊伍必要的物資支持。
出發前,伯恩斯在赫拉特省搜集了很多物資。
因為害怕激起當地人的反抗,伯恩斯隻能公平交易。
跟著伯恩斯的12萬平民完全就是累贅,但他可不敢丟下這些人。
如果成功回到身毒,總督府知道他把12萬平民交給了加茲尼人,絕對要上軍事法庭。
沒辦法的伯恩斯隻能把有限的物資分給平民。
經過半個月的消耗,伯恩斯的糧食不夠了。
他隻能命令士兵去和托吉克人交換物資。
但托吉克人不但不想交易,甚至盯上了伯恩斯的武器裝備。
托吉克人呼朋喚友,在伯恩斯前進的道路上不停襲擊昂軍。
短短30公裡,伯恩斯就損失了1000人。
打死的托吉克人更多,但這根本無法阻擋貪婪的托吉克人。
對於是否能回到身毒,很多昂撒人出現了動搖。
幾百平民脫離隊伍,想要回到哈拉紮人控製下的法拉。
但他們不是被托吉克人殺死,就是直接俘虜成為了托吉克人的奴隸。
就在伯恩斯踏上了“死亡之路”時,阿克巴斯帶領軍隊先行進入了俾斯路。
俾斯路人比起哈拉紮人更加落後。
因為土地貧瘠,曆代統治過俾斯路的國家都忽視了這裡。
當阿克巴斯的軍隊來到圖爾伯德時,生活在這裡的俾斯路人很自然接納了他們。
沒有政府,甚至沒有覺醒民族意識的俾斯路人,根本不會反抗阿克巴斯。
除非阿克巴斯在俾斯路搞大清洗。
就這樣,哈拉紮人安全落地。
之後,留在法拉觀望的其他哈拉紮人,見阿克巴斯沒有遭到抵抗,開始大批遷往俾斯路。
大明帝都,周晟銘得知哈拉紮沿著帝國給他們規劃的道路前進時,開心的笑了。
這段時間,帝國一直在安撫喀圖拉什人。
納賽爾丁汗早就想動手了,囤積在邊境的3個明械師整裝待發,想要奪回失去已久的加茲尼。
帝國外務部向納賽爾丁汗說明了背後緣由,並保證喀圖拉什能接手一個完整加茲尼。
這才把納賽爾丁汗安撫下去,一直等待哈拉紮人遷徙。
如今,確定哈拉紮準備走人了,周晟銘招來黃錢,讓他去外務部送句話
“帝國一直記得對喀圖拉什的承諾,加茲尼是時候擺脫昂撒帝國的殖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