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主裝甲帶330~350。
艦員:758人
建造了四艘,分彆是“天祥號”、“鵬舉號”、“臥龍號”、“比乾號”。
隨著皇家海軍的覆滅,如今的帝國海軍,已然沒了對手。
不過,這並不妨礙帝國海軍蓬勃發展。
因為廣闊的領地,海軍設計師們除了戰列艦,專門為帝國海軍設計了一款高速戰列艦,也就是所謂的戰列巡洋艦。
該款戰列巡洋艦是在“永平級”的基礎上改的。
加大動力鍋爐,主炮不變,增大噸位。
新的戰列巡洋艦被命名為“姑蘇級”快速戰列艦。
一時間,大量服役新艦的帝國海軍,風頭無兩。
見中洲的發展勢頭如此迅猛,本來還在扯皮的泰西諸國紛紛達成協議。
弗蘭斯占賠款的百分之四十,德其索倫占百分之三十,羅斯托夫占百分之十,瀛桑占百分之五。
剩下的百分之十五,由其餘參與各國瓜分。
除了賠款,從昂撒南部掠奪的工業設備,讓弗蘭斯吃的滿嘴流油。
賠款劃分達成一致,接下來就是治安區的劃分。
這一次,所有國家基本縮了。
隻有德其索倫和弗蘭斯,為了在治安區取得話語權,唇槍舌戰。
雖然條約明確規定,十國聯軍要在南部駐紮軍隊,但駐紮多少並沒有規定。
大部分國家要麼遠離昂撒本土,要麼自己本身實力不足。
所以,各國象征意義的派遣了幾十到幾百人不等的部隊常駐治安區。
帝國也隻留下了一個營的部隊。
昂撒南部的地理位置,無論是對弗蘭斯還是德其索倫來說都很重要。
一海之隔的弗蘭斯就不用說了,德其索倫海軍想要通過昂撒海峽,必須保證治安區不被弗蘭斯徹底控製。
吵來吵去,南部一分為二,靠近北海的那部分由德其索倫占領,靠近海峽的那部分由弗蘭斯占領。
其餘各國在南部沿海各自劃定了一片類似於公共租界的地方,抱團取暖。
中洲曆4607年,乾武十三年12月5日。
身毒的阿蘭斯信徒在帝國劃分給他們的幾個省,成立巴布爾王國。
巴布爾王國成立後,第一時間向帝國呈交藩屬請求。
當乾武皇帝正式冊封巴布爾為帝國的第四個藩屬國時,皇帝腦海中的終於響起任務完成的提示音。
【統一中洲任務完成,特獎勵】
一番堆疊之下,麵板如下:
【工業發展加速90%、商業貿易發展40%、軍隊狂熱程度加30%、軍隊韌性增加30%、農業發展速度30%、基礎建設增加40%、軍工科研效率增加20%、臣民學習能力加速20%、臣民對皇帝的歸屬感加50%、對外擴張積極性加40%】
充足的人口以及勞動力,加上廣闊的領土,明帝國的發展速度徹底甩開了所有國家。
不過,很長時間裡都沒有外國人發現帝國的變化。
實在是朝廷每年對外公布的發展白皮書太坑了。
人均不足、無法滿足內需、廣大的民眾還在饑餓線以下(身毒人等被占領區民族)。
怎麼看都像吃撐了,消化不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