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東尼奧不停斡旋下,獨立三省最終回歸巴巴西亞新政府。
不過,三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相當大的自主權。
之後,安東尼奧開始和瀛桑扯皮。
南裡奧格蘭德成為不設防中立區已成既定事實。
安東尼奧隻能在兩國聯合執法上想辦法,他想讓南裡奧格蘭德以後的巴巴西亞警察占比更大。
瀛桑人不願意。
不設防的南裡奧格蘭德,警察就是唯一的武裝力量。
警察的數量,關乎到兩國的利益,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
侵入南裡奧格蘭德的瀛桑陸軍並沒有全部撤軍,還有一部分待在與聖卡塔琳娜接壤的邊境上。
這導致安東尼奧很被動。
但是,全巴巴西亞都在關注安東尼奧和瀛桑人之間的談判。
如果安東尼奧沒有在談判中為巴巴西亞爭取到利益,將導致巴巴西亞人民同仇敵愾,不僅是對安東尼奧,還有瀛桑。
伊藤義一和天治王很明白這點,所以做出了些許讓步。
同意警察數量各占一半,誰也彆占便宜。
對安東尼奧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
中洲曆4615年,乾武二十一年8月11日,奧羅曼境內。
中西大鐵路奧羅曼段在今日,正式通車。
一輛載滿中洲貨物的列車,緩緩停在了奧羅曼首都君士坦丁。
奧羅曼為此,專門封鎖了火車站,並派出大維齊爾出席活動。
大維齊爾,相當於奧羅曼總理,可代替蘇丹出任戰時元帥。
看著來自東方的火車頭拉著無數貨倉,尤素夫對東方工業力量,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火車頭在某種程度上,同樣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工業製造能力。
來自明帝國的火車頭,拖拽力無疑是頂尖的。
簡單剪彩後,尤素夫以列車為背景,站在站台上發表講話。
來自全世界的記者砰砰砰照著相。
翌日,中西大鐵路奧羅曼段通車的消息,成為了全世界報紙的頭版頭條。
泰西政治家們早就有了一種意識,即中西鐵路通車之時,就是戰爭爆發的時候。
此時,蒂利馬境內的鐵路還在修呢.....
鐵路帶來的緊迫感,迫使守望聯盟加強了戰備。
弗蘭斯宣布修改兵役法令,延長了服役時間。
並規定,一定年齡內的退役老兵,隨時準備接受國家的征召。
國內軍工廠放開產能,實行三班倒不停歇生產模式。
這世界因為大明的攪局,讓很多人明白,一旦戰爭爆發,時間和規模上很可能遠超曆史上所有戰爭。
所以,弗蘭斯人開始提前準備.....
弗蘭斯的豬呢比,很快引起連鎖反應。
德其索倫也開始有意識的調整國家政策,一切為軍事服務。
並且,兩國還在輿論上開始煽動民意。
一直沒有動靜的羅斯托夫,這些年都在精修內功,特彆是從昂撒身上拿到錢後。
最精銳的西洲軍團規模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