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斯進入卡利時作戰的部隊,基本都是輕步兵,重武器方麵和德其索倫沒法比。
列日要塞最後成為一片廢墟,1.9萬守軍撤退,但也給德其索倫帶去了超過2萬人的傷亡。
攻破列日後,德其索倫立刻接收卡利時全境,並停在了弗蘭斯邊境休整。
不休整不行,弗蘭斯人早有準備,於卡利時邊境地區囤積了20個師27萬人。
另一邊,蒂利馬組織了45萬的第一集團軍,於8月21日從塞維亞出發,想要趕走洛尼亞的羅斯托夫人。
當地的洛尼亞人對蒂軍的到來歡欣鼓舞。
雖然兩邊都是侵略者,但羅斯托夫在洛尼亞造的孽實在太多了。
羅斯托夫人的軍紀,世界出名。
前期,蒂軍順利攻破了防守邊境的羅軍,並攻破了雷希察。
洛尼亞平民以及遊擊隊,積極為蒂軍帶路。
駐守洛尼亞的羅軍有24萬人,指揮官庫爾金大將也知道羅軍在洛尼亞不受歡迎。
因此大規模收縮防線,放棄了洛尼亞西部,靠近塞維亞的邊境地區,集中兵力在南噶爾巴阡山附近的錫比烏、布拉索夫。
此時,奧羅曼趁火打劫,從保利亞組織了10萬人從就克拉約瓦進入洛尼亞。
羅斯托夫在洛尼亞麵臨雙線作戰,且當地民眾還不支持自己。
但庫爾金大將充分發揮了羅軍的優勢。
羅軍有什麼優勢?內部組織協調性強蒂利馬和奧羅曼太多。
麵對蒂利馬人,庫爾金下令羅軍嚴防死守,並堅壁清野驅趕生活在防區的洛尼亞人。
麵對奧羅曼人,庫爾金重拳出擊。
當奧軍主力準備渡過奧爾特河,進攻皮特什蒂時,康沃夫上將指揮著6萬羅軍,來了個半渡而擊。
羅斯托夫和奧羅曼這對老冤家,相互打了幾百年。
勝多敗少的羅軍,在心理上蔑視奧羅曼。
奧羅曼士兵也在內心深處對羅斯托夫有些發怵。
正在渡河的奧軍主力,隻有一部分不到2萬人抵達對岸,大部分人都還在河中央奮力的劃著船。
羅軍炮彈突然襲來,先是轟炸了河岸上的奧軍,接著炮火延伸,直接封鎖了奧爾特河河麵。
驚慌失措的羅軍,馬上迎來了羅軍步兵的進攻。
羅軍士兵喊著烏拉的口號,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衝向河岸上的奧軍。
兩小時後,上岸的2萬奧軍被全殲,奧爾特河上飄滿了屍體和雜物.....
奧軍縮回克拉約瓦後,康沃夫沒有理會,而是帶著主力向久爾久行軍,距離這裡不到60公裡就是保利亞的魯塞。
錫比烏,蒂軍好不容易沿著南喀爾巴阡山的山脊走到這裡,迎接他們的是羅軍的拚死抵抗。
庫爾金力挽狂瀾,讓洛尼亞戰場變成了對峙局麵。
......
亞寧特倫蒂諾省,11萬亞軍準備就緒,在一聲聲歡呼聲中向著德勞河而去。
曆史上,無論是神羅、施蒂利亞帝國、還是如今的蒂利馬帝國,都在變著花欺負著亞寧。
所以,有機會乾一下蒂利馬,亞寧人很開心。
前來送行的亞寧居民,對著士兵們飛吻不斷,充分展示了亞寧人的浪漫。
德勞河,一條位於蒂利馬帝國境內的長河,同時也靠近亞寧邊境。
蒂利馬在這裡放置了2萬人,預防亞寧人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