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人呢?他們集結了多少部隊參與進攻?”哈裡森又看向情報局長範德曼。
“總統先生,你知道的,中洲是所有情報組織最頭疼的地方,我們沒有具體情報,但各種跡象表明,明國人至少集結了150萬人。”
“而且,明國人在昨日向各附屬國發出照會,要求他們派出部隊加入明國人的作戰序列。”
“你是說....”
“朝麗人,主要是朝麗人。”範德曼點點頭道。
周晟銘在胡軍曦的提醒下,覺得還是要給小弟們一點參與感。
所以,帝國給加茲尼、哈拉紮、朝麗等附屬國發去了要求參戰的照會。
不過,加茲尼、哈拉紮正在“誌願援助”奧羅曼,和弗蘭斯在聖城打生打死呢。
所以,幾國隻是象征性的派出了一萬人的聯合部隊。
而朝麗就不一樣了。
雖然朝麗王李道成還在位,朝麗名義上也是一個獨立國家。
但實行了二十來年的明朝一體,已經讓朝麗人忘記了自己的身份。
他們都自稱明人,年青一代,朝麗文都不會寫了。
朝麗積極響應帝國,動員了15萬人組成了11個朝麗師,供帝國指揮。
“好吧,不管明國來多少人,絕對不能讓他們登陸核心領土。”哈裡森斬釘截鐵道。
如今的梅利卡地域遼闊,人口也突破了9000萬。
哈裡森口中的核心領土,就是原梅利卡本土。
而合並來的咖拿大,並不屬於哈裡森口中的核心。
“總統先生,我不得不提醒您,除了西海岸,明國人還可能從咖拿大方向進攻我們,北部防線同樣需要加強。”詹姆斯·埃德出言道。
聞言,哈裡森點點頭:“我會讓新兵補充到北部防線。”
.......
西洲戰場,弗蘭斯和德其索倫心照不宣的開始磨洋工,戰爭烈度一下降了下來。
但東線可不一樣,羅斯托夫就像吃了春藥一樣,亢奮的很。
在帝國登陸阿利斯加時,羅斯托夫在東線集結了4個集團軍,步兵57萬,騎兵6萬,大炮1938門,對占據洛尼亞突出部的蒂利馬發起了猛攻。
蒂利馬方麵,共有45萬步兵、3萬騎兵以及1846門大炮。
羅軍指揮官布諾西諾夫,一改羅軍之前僵化的作風,甚至有些違背常理。
按理說,這麼大規模的作戰,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個明確的進攻方向和主力。
但布諾西諾夫要求全軍,自行尋找突破點。
最後,4個集團選擇了三十多個突破點,兵力大大分散。
這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兵力分散的羅軍,很容易遭到蒂軍的毀滅性打擊。
但布諾西諾夫深知蒂軍的缺點,無法有效溝通。
一個作戰命令從傳達到執行,羅斯托夫可能要三天,蒂利馬就要7天。
而且,如此多的突破點還可以迷惑蒂利馬人,讓他們不知道羅軍主力在哪個方向。
全線進攻有全線進攻的好處,蒂利馬不敢隨意調動部隊,隻能待在原地。
8月17日,羅軍炮彈鋪天蓋地砸向蒂軍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