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田妻腹黑相公來種田!
“不妥!文人最清高,上門求的才好,買來的不香,你的畫極好,不能這麼賤賣。”老太上皇直接給否定了。
大家熱烈的商量討論,今天霓霜卻異常安靜,一句話都沒有說,所有人目光看向她的時候。
霓霜卻是一臉擔憂的道“你們不是說驪山書院極其難考嗎?萬一無雙小公主考不上怎麼辦?”
周老院長拍著胸脯道“應該沒事,實在不行,聽說多交錢也可以旁聽的。”
小無雙小公主聽到前麵錢的部分,已經很擔憂了,再聽到考不上這個問題,簡直要哭了。
躺在床上的小無雙小公主,拿出了九伯伯送她的一對小老虎,在手上無意識的把玩著。
腦子裡卻是想著家長們的話,感覺自己這段時間有點忘乎所以,因為是一次出門,高興壞了,看什麼都新鮮,花錢也似乎有點豪氣,零花錢就這樣隨意的花光了……
可是想想長輩們壓力多大,他們住在分偏遠的邊疆小縣城的鄉下的小莊子裡靠種地為生,現在要送自己去最繁華的城市讀書,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書的感覺,偏偏自己還不爭氣,還有可能考不上!!
如果考不上做旁聽生,也就是繳費生,那還要多花錢,想到今天自己隨手就花了所有零花錢買了一匹沒用的馬,無雙小公主越發的愧疚!!
小無雙小公主這裡翻來覆去的睡不著的時候,老太上皇一臉輕鬆的道“我帶了好多鹽塊出來,這一路賣到書院,錢肯定夠,一點不用擔心。”
周老院長也點頭,神秘族的鹽礦分豐富,表麵上露出來的隻是一點點,老太上皇奸著呢,讓神秘族人一點點的挖,讓大家生活的剛好比彆人好一些,讓周圍的人都羨慕來投奔,穩固發展,慢慢壯大,又不會好太多,引人心動來搶劫。
不過這次出門,老太上皇卻是帶了好幾車,準備沿途賣過去,開發一些新客戶,遇到有官府查,他們隻需把民族豁免證書拿出來就可以啦,對付官府的人,老太上皇最有一手,要是有人搶,把周老院長霓霜丟出去就行。
結果二天一早起來,邢沐瑤還準備費勁把小閨女叫起來,小無雙小公主也喜歡賴床……可是破天荒的,小閨女居然自己起床了,雖然打著嗬欠,但是卻是一臉認真的抱著一本書在看……簡直是跌破邢沐瑤的眼珠子,還以為自己昨天批評太狠了。
然後接下來的行程,無雙小公主跌破所有家長的眼珠子,居然不鬨騰,乖乖的在馬車裡纏著家長們給講課。
家長們歸結於無雙小公主可能是考前綜合症,太緊張了。
不過總算能靜下心學習,總比一路和卡蔓他們禍害各種生物好一些,家長們都欣然接受了。
無儔小皇帝本來就不愛鬨騰,無雙小公主願意安靜下來學習,他自然是更高興,他也有點擔憂考不上,所以兩人一路上一起學習,分認真。
小無雙小公主這次分堅持,哪怕到了下一個繁華的縣城,也沒有鬨騰的去溜達,而是在客棧學習,還是家長們看不過眼,帶著出去,才跟著去逛了一圈。
不過無雙小公主逛回來,不小心發現九伯伯居然還帶了“肉乾”來賣,更加心酸了……想到家長們為了供自己上學,帶著家鄉土特產一路販賣的感覺,真是心酸的不要不要的。
實際上是,賣鹽是走私啊……自然是不能光明正大的賣噠,表麵上都是偽裝肉乾包裝噠!
一群壞家長,一臉淡定的走私,一手交貨,一手接金子。
而小無雙小公主學的更加認真,還關心起書院政策起來。
“無儔皇帝哥哥,我好像聽人說書院考試考的好,可以有獎勵的?”
無儔小皇帝看著無雙小公主,怎麼看都好看,不過最近似乎皺眉的時候多了,一下子從無憂無慮小孩變成憂憂愁愁的小姑娘,那種感覺,無法言喻,就覺得無雙小公主要是露出這種模樣,自己恨不得為她做任何事讓她展顏。
“恩,書院考試成績分九品,九品又分為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能中九品就可入學,能達到上三品就有獎勵,可以免束脩,據說每月學院還給發紙筆費。”
要來書院,無儔小皇帝自然是比較細心的都打聽過了,不像無雙小公主,這都走到半路了,才想起臨時抱佛腳。
聽到中了九品就能入學,但是獎學金要上品,也就是至少三品才能拿……小無雙小公主隻覺得壓力爆表,繼續咬牙,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哪怕賺不來獎學金,至少也要把旁聽費省下來。
看到小閨女越發沉穩,有大家風範,家長們都很開心。
邢沐瑤最為高興“果然還是應該帶無雙小公主出來走走,現在無雙小公主比過去淑女多了!”
就這樣一路走來,老太上皇他們的行言越來越少,老太上皇不僅把鹽如數賣光了,還談妥了不少大客戶,已經讓卡熊那邊接應了。
小無雙小公主卻壓力更大了,土特產都賣完了,還沒有到書院,以後要怎麼辦?
隻能越發努力的學習。
眼看著快到驪山縣的時候,周老院長風塵仆仆的回來,還帶了好多試卷,一臉笑容的對無雙小公主和無儔小皇帝說“這是我在街上遇上有人押題的內容,你們這幾日就都做這個吧。”
小無雙小公主和無儔小皇帝於是大半的時間都在做試卷,小無雙小公主覺得自己簡直就是五感全開……從來沒有這麼聰明過,她高考肯定都沒有這麼努力!
周老院長看著認真做試卷的無雙小公主和無儔小皇帝,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心裡感歎道“爹爹隻能幫你到這裡了,書院的先生們太矯情了,一部分居然是現場隨性出題的!!!”
六九
驪山書院原本隻是一個小書院,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了如今,已經成為本朝一大書院,在名氣上甚至跟京城的皇家書院可以一比高低。
雖然皇家書院也是名師齊聚,但是由於學生都是勳貴出生,好壞參差不齊,而這些年驪山書院發展的愈發的好,導致一部分貴族子弟離開京城,來驪山書院求學。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