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還是繁體字,我看了生產日期,竟然是七零年的,忍不住臉上的肌肉就抽動了起來。
“這他麼的都過期多少年了,吃了不會有問題吧?”儘管上麵寫著保質期三年,我還是忍不住問自己道。
但實在太餓了,我就想著水都能喝罐頭應該也沒有問題,於是我就打開了。
“嗯?”一股濃濃的午餐肉罐頭的味道出來了,上麵還有一層白白的油脂。
我實在是太餓了,忍不住就弄了一塊塞進了嘴裡,結果太大了,吃的太急了,差點沒噎死自己,直翻白眼珠子,後來好不容易咽下去了,感覺嗓子都被撐大了,有一種拉傷的感覺。
不過這玩意兒冷著吃有點惡心,因為豬油上頭,熏腦袋。
我吃了一口,我就不打算繼續冷著吃了,我要找點東西熱一熱吃。
煤氣罐、酒精爐是沒有的,但是有東西可以燒,彆的不說挎包就能燒,而且裡麵還有火柴,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叫洋火。
小時候很多東西,都會加一個洋字,因為最早的時候,中國啥也沒有,都是外國人弄過來的,滿清的時候,叫洋人,一直就傳了下來。
我們小時候,不光有洋火,還有洋車,洋堿,洋柿子,等等。
隻是後來我們有錢了,也知道這種叫法不好聽了,慢慢就改了。
這些稱呼,還有很多東西,估計低於三十歲的人,都很難知道了。
洋火還能
用,點燃了挎包開始加熱午餐肉,往裡麵稍微倒一點水。
這午餐肉加熱之後,粉嫩粉嫩的,入口即化,非常非常好吃,我小時候可沒少吃。
即使現在,去吃火鍋還是必點的菜之一。
不過挎包有點不夠燒的,午餐肉似乎還沒有完全加熱。
我就到處找東西燒,突然發現挎包裡倒出來的一堆東西裡麵,有一個本子,紅色塑料封皮的,在那個年代應該是相當精美的。
但是我現在看,感覺就像一個老古董,下意識拿過來就丟到火堆裡燒了起來。
燒著燒著,我就發現這本子裡好像有字,我眯著眼看了過去,上麵寫著,一九七二年,四月八號晴,後麵的還想再看已經被火燒沒了。
我下意識一把把本子從火堆裡抽了出來,但此時本子已經少了近三分之一了,我趕緊用沙子滅火。
然後翻看,這本子是一個日記本。
從第一頁的名字上可以得知,本子的主人,名叫張國慶,在那個年代是一個最最常見的名字。
他記錄了自己這一路來的所有事情,但是由於被我少了三分之一,很多內容的開頭我都接不上,隻能看到一點點。
本來記錄的就不長,內容的絕大部分,還是一些關於當時那個特殊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內容,全是空話套話,我也懶得看。
隻讀一些有用的內容第一段,這是我們進入沙漠的第五天,我問營長,我們在找什麼,營長隻說服從命令!
第二段,今天我們有人失蹤了,是二連的新兵,我跟他聊過,他來自陝西,據他自己說,他們那邊窮,絕收了,快吃不上飯,快餓死了。
他是拚了命才當上兵的,當兵不為彆的,就為了吃一口飽飯。
當時我就對於他這種利己主義思想,我進行了嚴厲的批判。
第三段,又有人失蹤了,連長讓我們晚上不能隨便外出,就是上廁所也要兩人一起。
第四段,我很害怕,因為我發現這沙子地下埋了了很多妖魔鬼怪,我上報了,連長說我是封建迷信,說一切牛鬼蛇神早就被打倒了,讓我不要胡說。
第五段,連長雖然說讓我不要胡說,但是我發現他自己也害怕了。因為不斷有人失蹤,晚上整個營地都發出淒厲的鬼哭狼嚎聲。
第六段,我們遇到了沙塵暴,我從未見過如此大的沙塵暴。
營長要求全營,以車結陣,阻擋沙塵暴。
“沒了?”日記到了這裡戛然而止,仿佛一部電影被剪成了幾個片段,然後在關鍵的時刻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