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漢初三人交談的時候,其他的幾個家長則在低聲議論著秦漢初。
看到秦漢初三人停止交談,這些人也不再說話。
落座後,秦漢初跟其他的家長微笑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接下來的十多分鐘,又有幾個家長走了進來。
下午四點,校長跟其他的幾個校領導走了進來。
“謝謝諸位能在百忙中抽時間來支持我的工作,我也是臨時接到了通知,所以想第一時間跟諸位溝通一下。”
“根據教育部下達的文件,各地的中小學將推行家長委員會的建設工作。”
“家長委員會宗旨是堅持家校溝通與合作,讓家長充分參與學校管理,有效體現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知情權、評議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係,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麵發展……”
“我希望諸位能夠加入家長委員會,為學校和家長起到紐帶作用。”
一番長篇大論後,校長終於說到了正題。
家委會雖然有監督學校的職責,但有幾個家委會真正的為家長做過事情?
前世的秦漢初雖然沒有孩子,但網絡上的新聞還是看過不少的。
在他的認知裡,家委會就是幫著學校收錢的機構。
什麼籌錢為老師買禮物,籌錢為學校修繕設施等等。
很少聽說有家委會為了學生的利益跟校方對線。
說白了,誰也不想為彆人得罪老師。
“能為孩子和學校做點事,是我們的榮幸。”
“我願意加入家委會。”
周曉麗第一個表態。
其他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注,也都相繼報名參加。
“我自己還隻是一個大三的學生,這家委會我就不參加了。”
“畢竟我平日裡還得上課,實在沒時間管理家委會的事宜。”
秦漢初略帶歉意道。
“可以理解,不過您可以掛名成為家委會的成員。”校長道。
“家委會責任重大,我怎麼能占著名額不做事呢?這個名額還是給有需要的家長吧。”
“當然,如果家委會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我一定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一份力。”
2010年,是家委會組建的第一年。
周曉麗等人還不知道家委會到底是做什麼的。
這個家委會可不是報了名就能做甩手掌櫃。
在場的眾人要麼是企業老板要麼是公司高管。
他們每個人其實都很忙。
等到學校布置下任務,他們根本沒時間去做。
到時候要麼丟下工作,要麼專門找人去處理這些瑣事。
“既然秦總這麼說,那我就不強求了。”
“您現在是大學生,而且還有那麼大的公司需要管理,在時間上的確不太合適。”
校長點頭道。
“謝謝校長體諒,接下來應該是家委會的會議,我就不打擾了。”
秦漢初起身告辭,而後離開了會議室。
“謝謝諸位願意為家長和孩子出一份力。”
“咱們學校的操場年久失修,每當下雨就會積水。”
“雖然學校已經跟教育部門打了申請,但操場維修卻不能獲批資金。”
“不知道咱們家委會有什麼好的建議?”
秦漢初剛離開,校長就開始吐苦水。
雖然沒有明說,但明顯是想讓家長捐款來修建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