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公作為村裡的長者,他自然有資格以長輩的身份說話。
秦漢初的臉上始終帶著微笑“這是自然,其實我已經有了計劃,隻不過這件事一天兩天也做不成。”
“什麼計劃?”有人急忙問道。
“我準備在村子裡建一個大型的養豬場,所有的村民都可以入股。”
“有錢得拿錢,有地的出地。”
“年底會按照入股的比例進行分紅。”
作為重生者,秦漢初對肉價的走勢還是比較了解的。
現在養豬也許不是很賺錢,但2018年因為非洲豬瘟的關係,肉價會突飛猛進。
據秦漢初了解,非洲豬瘟對銅牛市根本沒什麼影響。
現在開始籌備豬場,等到2018年的時候絕對可以讓養豬場大賺一筆。
秦漢初自然不需要靠這個賺錢,他隻是想賺錢的同時讓自己在老家留一個好名聲。
儘管他可以帶父母去京都生活,但秦家村畢竟是他的根。
“這……”
村子裡家家戶戶都在養豬,所以他們對養豬的利潤很清楚。
在他們看來養豬隻能賺點小錢,根本沒太大的利潤。
更何況秦漢初還得讓他們出錢,出地!
對農民來說土地就是糧食,把地給秦漢初建豬場他們吃什麼?
實際上秦漢初並不會用他們的糧食用地地建造養豬場,要來還有其他的用處。
“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隻能為大家一個賺錢的路子,至於這條路有沒有人願意走這就取決於大家了。”
“願意做這件事的可以跟我爸說一聲。”
如果可以達成規模,秦漢初可以出一部分錢建造養豬場。
養豬場建成之後秦大龍也能有些事情做。
可如果沒人加入,秦漢初也樂得清閒。
他說了要為村裡做點事,但村民自己不加入可就跟他無關了。
“這養豬場能賺錢嗎?”有人問道。
“各位的家裡都養了豬,其中的利潤你們要比我更清楚。”
“我不能跟大家保證一定能賺錢,畢竟養殖業本就有很大的風險。”
秦漢初剛說完,秦小魚便從房間裡走了出來“爸媽,什麼時候可以吃飯,我有點餓了。”
“我這就去做飯,你們先聊著。”楊芳起身道。
三叔公聞言起身“時候不早了,我們就先走了。”
“都留下吃飯吧。”秦大龍寒暄道。
眾人也都知道秦大龍在說客套話,所以紛紛寒暄著離開了。
隨著這些人的離開,養豬場的事情在村子裡傳開了。
下午,秦凱開著麵包車回到了家裡。
“漢初準備拉著大夥建一個養豬場,你覺得這事靠不靠譜?”
秦凱剛到家,秦凱的父親便問起了這件事。
現在的秦凱也算是一個小老板,他的眼界自然要比村裡人更寬廣一些。
“養豬我不懂,但我相信漢初的眼光。”秦凱一邊剝著橘子一邊說道。
秦凱的父親點頭“說的也是,他既然能提出這件事,那說明一定有賺頭。”
“沒有漢初我哪有現在的成就,所以我一定支持他。”
因為秦漢初的幫助,現在的秦凱買了房買了車,他在這秦家村也算得上是有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