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顯揚一行,對於楊靖籠絡人心的手段,自歎弗如。
不過,楊靖有一句話,他們非常讚同,那就是,華夏雖大,我們已然沒有退路!
一寸山河一寸血,但有一人一槍安在,也要和小鬼子血戰到底!
如果所有黨國.軍人,均能抱定這種決心與態度,那麼何愁日寇不滅,家國不安?
同時,看到鎮江城軍民高漲的士氣,林顯揚也更加堅定能夠守住鎮江要塞的決心。
隨後,林顯揚和趙剛也先後站了出來,發表了一些拉攏民心,提振士氣的講話。
最後才在數萬民眾的不舍之中,將楊靖等人迎入城內。
下了城樓後,林顯揚執意繼續為楊靖牽馬執鞭,楊靖婉拒不掉,隻好任由他繼續為自己牽馬而行。
鎮江城內的街道兩側,也雲集了數以萬計的市民百姓,他們全都夾道歡迎,揮舞著各種旗幟,標語歡迎楊靖和虎賁團眾將士凱旋而歸。
這個過程,讓馬海峰、範鐵頭等虎賁團將士們,都不禁感受到了莫大的榮耀。
尤其牛大壯、史一彪、白老三等一眾草包也紛紛自豪不已。
在這種巨大的民族認同感和榮耀的刺激下,不知不覺,竟也堅定了他們血戰到底,誓死衛國的決心。
實在是,這種英雄般的感覺,太爽了!
尤其妹子們灼熱的崇拜目光,更是讓他們險些迷失了自我。
……
結束了遊行似地入城儀式後,楊靖先是婉拒了林顯揚、趙剛等人要為他接風洗塵的想法。
倒不是楊靖不識抬舉,而是眼下大戰當前,日寇隨時可能殺來,不說鎮江要塞的防衛都還沒有完全落實,前線戰場也還有數以萬計的將士在和小鬼子浴血奮戰。
他們這些身處後方的軍官,卻還在鎮江城內胡吃海喝講究排場,實在說不過去。
同時,楊靖也必須維護他剛剛樹立起來的英雄形象。
不能讓鎮江城的民眾,以及虎賁團眾將士寒心。
沒辦法,有時候當英雄就是這麼累。
當楊靖把第一個想法簡單說出來,林顯揚和趙剛也隻得作罷,畢竟楊靖說的沒錯,現在這個節骨眼上還大擺宴宴,委實有些不太妥當。
因此,林顯揚非但沒有怪罪楊靖不給麵子,反而還覺得他剛正不阿,性格直爽,值得欽佩。
隨後,楊靖先是率部在耙耳朵、牛大壯等人的引領下,趕去了林顯揚為他們虎賁團精心挑選準備的臨時駐地。
簡單的安頓一下隊伍,將其餘事宜交給參謀長馬海峰,和各營營長後。
楊靖便又在耙耳朵、牛大壯等人的引領下,直奔碧雲濤和王大力他們所住的醫院而去。
幾人駕馬而行,很快就來到了醫院門口。
當耙耳朵向守衛醫院的衛隊表明楊靖的身份後,幾名站崗執勤的衛兵頓時肅然起敬,紛紛抬手向楊靖這位名震天下的抗日英雄敬禮以示敬意。
楊靖微微頷首,隨後示意馬統在前麵開路。
幾人便徑直朝碧雲濤、王大力所住院的地方走去。
為了表示對楊靖和虎賁團的看重,和表彰虎賁團在淞滬戰場立下的不世之戰功。
陳辭修專門命鎮江方麵給碧雲濤、王大力等虎賁團傷兵在醫院安排了一片獨立的區域,專供他們住院修養。
這不是搞特殊,還是英雄該有的待遇!
碧雲濤和王大力受的雖然都不是致命傷,但受傷的地方很多,失血也很嚴重。
完全是憑借他們過硬的體質、毅力,以及長官部在蘇州特彆提供的綠色通道,才撐到了鎮江,得到及時救治。
經過這幾天的救治,他們雖然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身體卻還極為虛弱,到現在都還隻能在床上躺著,不能下地活動。
楊靖一行剛到病房門口,牛大壯便迫不及待的扯著牛嗓子喊道:“副團長,碧營長,團座來了,團座來看你們了!”
一聽到牛大壯的聲音,原本躺在病床上閉目養神的一營長碧雲濤,和副團長王大力全都激動不已。
為了方便統一治療,院方為虎賁團傷兵特彆準備了好幾間特大病房,每一間病房都放置了一二十張病床。
全部由從南京方麵趕來的醫生護士特彆醫治和看護。
當然,碧雲濤和王大力則是被單獨安排在了一間較小的病房內,算是搞了一個小小的特殊。
話音剛落,楊靖便第一個走了進來。
馬統、牛大壯、史一彪等人則是緊隨其後。
見碧雲濤、王大力都在掙紮著想要起身,楊靖臉色一沉,立即跑了過去。
“格老子的!都給老子老實躺好,這是命令!誰他娘的要是扯動了傷口,老子定不輕饒!”
楊靖的語氣雖然嚴厲,但碧雲濤和王大力聽的卻是心頭一暖。
聯想到昆山一戰的殘酷,若不是跟著楊靖這樣的長官,隻怕他們早就已經留在了那裡。
是以,二人都忍不住一陣熱淚盈眶。
馬統、牛大壯等人也是無不動容。
自寶山之戰以來,他們寶山警隊的24人,加上他們的團長在內,如今也隻剩下了不到10人。
這仗打的不可謂不慘烈。
馬統這小子很會來事,進入病房後立即找來了一把凳子。
楊靖坐下後,先是將後麵的戰鬥做了一個簡單的講述。
隨後又告訴他們,虎賁團即將再次招兵擴編。
委員長也已經把之前承諾給他們的獎勵,全部兌現了,款子很快就會送到楊靖手中。
陣亡將士的撫恤金,和參戰將士的獎勵,也都有著落了。
其實,僅憑委員長獎勵的銀元,是遠不夠的。
不過,楊靖殺鬼子,除了爆裝備外,還會爆現大洋,倒是替他解決了金錢的問題。
二人聽完後,都忍不住一陣大喜,恨不能馬上出院去操練新兵。
楊靖則是出聲安撫他們,讓他們無需擔心招兵擴編的事宜,並囑咐他們好好休息,養好身體,好跟著他繼續上陣殺敵打鬼子。
隨後,楊靖又去看望了一下其他一起提前從昆山城撤出來的虎賁團重傷員。
這些血戰餘生的老兵們見到團座楊靖到來,一個個激動的,就跟走丟的小孩終於看到了家長一般。個彆感性一點的傷兵,甚至忍不住熱淚盈眶。
楊靖在他們心中,早已經成為信仰一般的存在。平安歸來並沒有遺忘他們,而是在第一時間就來探望他們,他們怎麼能不激動?
“團座!”
“團座!……”
不少虎賁團老兵都有些哽咽的喊了聲楊靖,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不過,似乎隻是這麼喊一聲他們心中的信仰,內心也能得到莫大安慰。
之所以落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們不少人都受了很重、甚至致殘的傷。
有人甚至缺了胳膊,也有人少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