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團3營、4營,以及補充營,按照團座楊靖的命令,把所有輕重機槍,和機槍手都調集到了前線陣地。
虎賁團四個主力營,一個補充營,每一個營都配置了近50挺輕重機槍。
倒不是說虎賁團沒有多餘的機槍,而是補給跟不上。
以MG42通用機槍為例,其射速高達每分鐘700發子彈。
一個營裝備50挺,若是火力全力,一分鐘的彈藥消耗就會高達恐怖的35000多發。
這完全就是一隻隻吞金巨獸!
饒是楊靖有係統加身,也根本經不起這樣恐怖的消耗。
所以他才會選擇跟菲爾德家族合作,打算自己產生彈藥物資。
否則,按照他現在這種以戰養戰的打法,最多可以支撐起12000人的消耗。
而這點兵力規模,或許足以扭轉局部戰局,但想要擊敗整個侵華日軍,還遠遠不夠。
必須有自己的兵工廠,才能讓他繼續擴大隊伍的規模。
因此,這段時間楊靖已經在考慮建立根據地的事宜了。
日軍也是因為物資匱乏,無法讓陸軍大量裝備自動武器,這才嚴格訓練自己士兵的槍法,要求他們務必以最小的消耗,乾掉最多的敵人。
所以,抗戰初期,日軍士兵的槍法,其實是十分精準的。
200米以內,哪怕不是指哪打哪,也至少有80%以上的命中率。
另外,日軍高層鼓勵士兵們拚刺,用白刃戰消滅敵人,說是為了錘煉士兵們的勇氣,其實也是因為他們日本是一個島國,物資極度匱乏。
鋼鐵、橡膠,以及石油等戰略物資都需要進口,而大部分物資都投入在了海軍身上,陸軍隻能分到很少的一部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日軍海軍高傲自負,看不起陸軍,而陸軍同樣對海軍心生不滿。
……
書歸正傳。
幾乎在虎賁團各營的機槍組剛抽調至前沿陣地,完成部署的同一時間。
鬼子也在濃霧的掩護下,悄悄摸到了距離陣地前不足百米的地方。
在一些霧氣稍微稀薄一點的位置,隱約間,已經可以看到鬼子們端著武器,疾步向前推進的身影。
“弟兄們!打!給老子狠狠地打!”
1營長碧雲濤一聲令下,率先扣動扳機。
“噠噠噠!”
“噠噠噠!——”
隨著機槍發出怒龍般的咆哮,巨大的後坐力震得碧雲濤的雙臂,乃至全身都在不斷的抖動。
一顆顆金屬彈殼,接二連三,不斷從退彈窗裡彈跳出來,鑄造出一道密集彈雨朝前猛的傾瀉出去。
“噗噗噗噗!——”
幾名鬼子兵猝不及防間,就被打成了血篩子。
子彈從他們的前身射入,帶著一團血肉從他們的後背透體而出,留下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恐怖彈孔。
槍聲即是命令,其餘虎賁團的機槍手,和步槍兵們也紛紛果斷扣動扳機。
“噠噠噠!——”
“突突突!——”
“嘭!”
“嘭嘭嘭嘭!——”
一時間,陣地上槍聲大作。
無數的子彈帶著火線,將那些剛摸上來的小鬼子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密集子彈形成一張巨大的火力網,幾乎沒有一絲間隙,讓迎麵而來的小鬼子幾乎躲無可躲。
“啊!”
“啊,啊,啊!……”
子彈在大霧中四處橫飛,進攻的鬼子兵紛紛中彈倒地,大片血漿濺射在霧氣中,形成了一片片血霧。
“八嘎呀路!臥倒,快臥倒!”
“隱蔽!快隱蔽!!!”
沒有中彈的鬼子紛紛臥倒在地,或者就近尋找隱蔽點進行躲避。
“反擊!反擊!”
“機槍組火力壓製,迫擊炮打掉支那軍的機槍火力!”
“快!快快滴!”
在一乾鬼子指揮官的命令下,鬼子機槍手和擲彈兵頂著彈雨,快速在四周尋找合適的陣地。
大霧可以給小鬼子進攻提供掩護,同樣,也可以阻擋他們的視線。
“噠噠噠!”
“噠噠噠!——”
“嘭!”
“嘭嘭嘭!——”
“嗵!嗵嗵!”
鬼子機槍手和炮兵無法看清虎賁團陣地上的情況,隻能將彈雨和炮彈朝槍焰發出的位置打去。
不得不說,這是眼下最為有效的攻擊方式。
其餘鬼子步槍兵則是趴在地上,低姿匍匐運動前進,不時還扣動兩下扳機。
虎賁團有堅固的掩體工事,鬼子的機槍和擲彈筒很難對他們造成有效殺傷。
尤其霧氣籠罩,使得鬼子機槍手和擲彈兵雖然可以通過槍焰發現目標,但對於距離的把控卻是會產生一些誤差。
以至於大量炮彈都落在了工事四周,僅有小部分炮彈落在工事之內。
“咻!”
“咻咻咻!——”
虎賁團的攻擊一刻不停,看似在亂打一通,其實對鬼子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傷亡。
大片子彈攜帶著“嗖嗖”破風之聲,從鬼子的頭頂飛過,要是有小鬼子敢把狗頭抬高一點,立即就會落得腦漿迸裂的下場。
可即便步兵第18聯隊的鬼子們小心翼翼,依舊不斷有人中彈倒斃。
一轉眼的時間,衝在前麵的小鬼子就死傷了幾百人。
虎賁團的士兵隱蔽在掩體工事中,完全不在意敵人的炮火和子彈打擊。
畢竟,擲彈筒的威力十分有限,遠不及野炮。
虎賁團的士兵們肆無忌憚的進行掃射壓製,彈匣連續的更換,子彈鏈換了一條又一條。
戰壕工事中遍地是冒著硝煙的子彈殼,一部分步兵直接兼職起了彈藥手,扛著彈藥箱在壕溝下跑動,來回運送彈藥。
“突突突!——”
“轟!轟轟轟!——”
陣地上槍炮聲不斷,有濃霧和硝煙的阻隔,誰也看不清楚對方,雙方之間純粹的就是在比拚誰的彈藥更多,家底更厚實。
……
迷霧籠罩,楊靖無法通過望遠鏡觀察戰況,於是打電話詢問了一下前沿陣地的戰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