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我是蔣緯國!
“站好!站直!”一名青年少校軍官在大聲地吆喝著,由於喊話時用力過猛,額上臉上爆起一條條青筋,雖然他在非常賣力地整頓著部隊,並且他麵前的一千多名年輕軍人也都在非常努力地做出軍人的模樣,但蔣緯國在這些人的身上還是看不到多少軍人的影子,反倒是其中一些正當妙齡的鶯鶯燕燕讓他看得有點心猿意馬。
離開南京後,蔣緯國重返上海前線,順路經過無錫、蘇州、太倉等地,視察預備參戰的國軍第二梯隊部隊,這是蔣介石的命令。上海戰事愈演愈烈,雙方都在增兵,後續部隊的數量、質量自然是最高統帥非常關心的。國軍向來存在著諸如吃空餉之類的太多的陋習弊端,不派絕對信任的人去看一看,蔣介石確實放心不下。萬一某個師實際上隻有五千人,但該師卻在報告中聲稱有一萬人,到時候統帥部把這個隻有五千人的師真的當成有一萬人的師派上前線,不出事才怪。此時的蔣緯國正在視察進駐蘇州的國軍第10軍團,該軍團剛抵達蘇州,準備補充到損失較大的左翼軍裡。第10軍團軍團長譚道源中將是一位剛烈耿直的忠正軍人,沒對蔣緯國這個欽差大臣說假話。
“我軍團轄第18師和第45師,第18師計有6358名官兵,第45師計有5749名官兵。”譚道源一絲不苟地向蔣緯國報告道,“槍械和彈藥方麵…”
蔣緯國聽得連連點頭“辛苦了,辛苦了…”他其實心裡很唏噓,國軍編製是個大問題,因為落後。國軍的基本作戰單位是“師”,但這一建製徒有虛名,一個師僅下轄幾個步兵團,全師人數不滿一萬,並且缺乏偵察兵、通訊兵、後勤兵、醫護兵、工兵等技術兵種。舉例子,國軍一個師有多少醫療人員呢?中央軍一個師約幾十個,地方軍一個師約十幾個,僅此而已。可以想象,戰事爆發後,多少受傷的中國軍人因為缺醫少藥而活生生地流乾鮮血而死。反觀日軍,日軍的基本作戰單位是“師團”,每師團以4個步兵聯隊為基乾組建成,各兵種齊全,每聯隊都能執行進行多樣化的任務。國軍一個師在正常情況下約六七千人或七八千人,日軍一個師團則達到兩萬五千人。——值得一提的是,日軍現在的師團清一色是甲等師團,每個師團下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下轄2個聯隊,所以每個師團擁有4個聯隊(這4個聯隊都是步兵聯隊,每個師團還有騎兵聯隊、炮兵聯隊、工兵聯隊、輜重兵聯隊等直屬部隊),不過,通過實戰,日本人發現甲等師團實際上有些龐大臃腫,所以後來改建立乙等師團,每個乙等師團下轄3個聯隊以及一些直屬部隊,全師團總兵力約15萬至17萬。
國軍不隻是編製落後,武器裝備也落後,國軍一個師在火力上隻頂得上日軍一個大隊。蔣緯國暗暗下定決心“以後等時機成熟了,必須要對國軍陸軍也進行全方位的整頓,最好建成200個正規師,每個師15000兵力。這場戰爭是中國軍隊的巨大考驗,同時也是一塊磨刀石。經過中日戰爭的中國軍隊若能像經過蘇德戰爭的蘇聯軍隊那樣脫胎換骨就真的好了!”
“這些是新兵?”蔣緯國指了指眼前這一千多名努力做出軍人模樣的年輕軍人。
譚道源點點頭“嗯,是我軍團從江西開赴上海的途中陸續接納的新兵,都是熱血青年,絕大部分人是響應政府號召投筆從戎的學生。”第10軍團原本駐紮在江西省,開赴上海途中不斷有沿途地區甚至從更遠地區跑來半路參軍的愛國青年,其中大部分人是思想覺悟很高的學生。不隻是第10軍團,從全國各地開赴上海前線或平津前線的部隊都這樣,一路上不停有愛國青年、熱血學生報名加入。
蔣緯國連連搖頭“不行!不行!把他們都調到後方去吧!學生兵怎麼能打仗呢!”
“長官!”學生兵方隊裡有人大聲道,“我們不怕死!”
防盜模式ax68ax74ax74ax70ax3aax2fax2fax77ax77ax77ax2eax6dax69ax61ax6fax62ax69ax67ax65ax2eax63ax6fax6dax2fax72ax65ax61ax64ax2fax31ax33ax38ax38ax34ax2fax36ax38ax32ax34ax30ax34ax30ax2eax68ax74ax6dax6c
若出現章節顯示不全,請等待幾秒或者刷新!
,強烈推薦使用,請關閉瀏覽器自帶的小說閱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