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我是蔣緯國!
保衛南京的中國軍隊被稱為“南京軍”。“南京軍”屬於一個特定詞語,共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奉命參加南京保衛戰的中國軍隊,二是奉命保衛南京的中國軍隊的正式番號。南京軍由10支部隊組成,包括7個步兵師(4個中央軍步兵師和3個地方軍步兵師)、1個憲兵團、1個炮兵旅、1個工兵旅,總兵力10萬餘人(工兵旅其實由正規工兵和臨時加入的民工組成,並且該旅和憲兵團一樣不是一線部隊,憲兵團負責南京城治安,工兵旅負責南京城工事建設,所以該旅兵員人數不被算入南京軍戰鬥部隊兵員總數裡)。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軍的中高層軍官的人事任命名單有些反常,因為國軍在結束淞滬會戰後可以調動三十萬以上部隊保衛南京,但為從長遠角度和宏觀角度考慮,加上不能犯下顧此失彼、矯枉過正的錯誤,如果把太多部隊投入南京戰場,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必然會在較長時間內缺乏具有實戰經驗和較強戰鬥力的野戰部隊,因此,用於保衛南京的“南京軍”在兵員總數上被限定在10萬人規模,同時,大批中高層軍官堅定要求留在南京參戰,導致南京軍“將多兵少”,很多高級軍官甚至要求降級參戰,師長願意在南京軍裡當旅長,旅長願意在南京軍裡當團長,諸如此類等等,所以,南京軍的中高層軍官的人事任命不考慮資曆,形成一種“大雜燴”;另外,除已進入部隊裡領兵就職的軍官外,還有很多軍官在南京衛戍司令部內待命,這些軍官一方麵在司令部內擔任“高參(高級參謀)”,參加對戰事出謀劃策,一方麵作為“預備候補軍官”在前線部隊損失軍官後迅速補充上去。比如南京軍某個步兵師,該師在編製上有一個師長,在南京衛戍司令部內則還有一兩個“預備候補師長”,以此類推。
南京軍包括第77師、第88師、第99師、第100師、第145師、第170師、第182師、南京憲兵團、南京炮兵旅、南京工兵旅,全軍德械。南京軍四名主官跟南京衛戍司令部四名主官同步,總指揮是蔣介石本人,副總指揮是唐生智,參謀長是蕭山令,副參謀長是蔣緯國。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7師(該師三旅九團製)
師長黃維中將,副師長鐘鬆少將,參謀長蔣緯國上校,副參謀長蕭爻中校;
師部直屬機構參謀處、情報處、副官處、軍法處、軍醫處、政治處、特務處;
師下轄
1第771步兵旅旅長杜聿明少將
旅下轄第918機械化步兵團、第991步兵團、第992步兵團
旅部直屬衛隊營、炮兵營、工兵團、輜重兵團、特種連、狙擊連、通訊連、憲兵隊、衛生隊等附屬部隊;
2第772步兵旅旅長鄭洞國少將
旅下轄第128摩托化步兵團、第993步兵團、第994步兵團
旅部直屬衛隊營、炮兵營、工兵團、輜重兵團、特種連、狙擊連、通訊連、憲兵隊、衛生隊等附屬部隊;
3第773步兵旅旅長吉章簡上校
旅下轄第813步兵團、第995步兵團、第996步兵團
旅部直屬衛隊營、炮兵營、工兵團、輜重兵團、特種連、狙擊連、通訊連、憲兵隊、衛生隊等附屬部隊;
4師部直屬部隊
第77騎兵團(該團下轄5個騎兵營、1個迫擊炮營、1個重機槍營)團長羅又倫上校;
師部衛隊營、特種連、狙擊連、通訊連、憲兵隊、5個傷兵醫院;
全師總兵力約30000人。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該師三旅六團製)
師長宋希濂中將副師長鐘彬少將
師主要下轄
第201步兵旅(第步兵團)
第202步兵旅(第步兵團)
第203步兵旅(第步兵團)
全師總兵力約20000人;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9師(該師三旅六團製)
師長李玉堂中將副師長邱清泉少將
師主要下轄
第1步兵旅(第1、4步兵團)
第2步兵旅(第2、5步兵團)
第3步兵旅(第3、6步兵團)
全師總兵力約20000人;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00師(該師八團製)
師長李忍濤少將
師主要下轄第團(每團下轄1個生化營、1個步兵營、1個輜重兵營);
全師總兵力約1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