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我是蔣緯國!
隨著西南四省聯盟裡實力最強的桂係的退出,聯盟一下子分崩離析,因為桂係不隻是四省裡實力最強的,還是四省聯盟的首腦,首腦“反叛”並且出賣跟隨者,造成的惡劣後果絕不是彆的省可以比的,對滇川康三省在實力、士氣、信心、抵抗意誌上的打擊都堪稱致命。
如何“和平並且徹底地解決西南問題”?蔣介石和蔣緯國的對策是用重利喂飽廣西,同時在不動聲色中斷絕廣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武力打擊最弱小並且在道義上、輿論上可以打擊的西康,鏟除西康並殺雞儆猴,瓦解掉四川,最後多管齊下地解決孤立無援的雲南。毋庸置疑,解決西南的第一步是解決最難啃的廣西,蔣緯國在這件事上發揮了重大的、堪稱無人可以替代的作用,他冒著一定危險,親自飛赴廣西,向李白黃三人深入淺出地剖析利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武力逼之、重利誘之,他本人此舉在很大程度上顯示了蔣介石的誠意,打消了李白黃三人的疑慮和猜忌,加上李白黃三人都是識時務的聰明人,所以蔣緯國獲得了成功(可以想象,如果李白黃是張學良那種隻會盲目蠻乾之輩,蔣緯國確實可能會有去無回)。
解決了廣西,基本上等於解決了西南。
被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背後出賣,龍雲、鄧錫侯、劉文輝都憤恨至極,失去廣西這個主心骨,雲南、四川、西康都徹底地慌了。首先,軍隊方麵,桂軍在抗戰期間發展到了三個集團軍的規模,不過,其中的第16集團軍在中日議和停戰後被裁撤,還剩第11、第21集團軍,但李白黃三人多年前就在廣西建立了完善的預備役製度,所以兩個集團軍迅速恢複20餘萬人規模,另有10餘萬訓練有素的民兵助戰(根據蔣介石和李宗仁達成的協議,廣西軍隊以後是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轄3個軍,每個軍下轄3個師,總共18個師,總計20餘萬兵力,但李宗仁肯定保持桂軍的民兵製度,廣西此時有44個縣,得到廣東5個縣後,共有49個縣,每個縣都被李白黃成立縣保安團,所以桂軍以後正規軍和民兵的總數還保持30餘萬人規模);滇軍在抗戰期間發展到了第60軍、第58軍共兩個軍、六個師、總兵力10餘萬的規模;川軍在抗戰期間發展到了第22、第23、第27、第28集團軍,規模最龐大;至於西康省軍隊,共1個軍,第24軍,下轄3個師、1個獨立團以及一些劉文輝變著花樣私自組建的部隊。四省“同氣連枝”準備反抗中央軍時號稱“擁有百萬大軍”,其中,桂軍三十萬,滇軍十五萬,川軍五十萬,西康軍五萬,實際上,四省聯軍的“百萬大軍”倒不是吹出來的,因為確實差不多有100萬兵力,因為四省土地遼闊(麵積總和約150萬平方公裡)、人口眾多(總數約7500萬,其中,四川人口最多,約5200萬,西康人口最少,約100萬),這麼多人口,確實建得起“百萬大軍”,使得四省聯軍總兵力比中央軍的七十萬大軍還要多,隻不過,四省聯軍的數量是有了,但“質量”卻是慘不忍睹。抗戰期間,除了西康省軍隊外,川軍、滇軍、桂軍都遭到重大傷亡,精華損失過半,武器彈藥、輜重物資更是耗得七七八八,中日議和停戰後,蔣介石故意對地方軍一毛不拔,使得川軍、滇軍、桂軍一直都是萎靡不振,缺槍少炮、缺彈少藥,導致四省聯軍的“百萬大軍”足有五分之三的兵員都沒有槍,有槍的兵員也彈藥奇缺,人均子彈不足十發,至於機槍、迫擊炮、步兵炮、火炮等重武器,稀缺得堪稱鳳毛麟角。武器裝備上,聯軍大不如中央軍,士氣和意誌上也占下風,桂軍的士氣意誌最強,但桂軍已經退出不參戰了,滇軍、川軍、西康軍的廣大基層官兵雖然被龍雲、鄧錫侯、劉文輝等高層臨時灌輸“我們為了打日本人,出生入死、流血流汗,蔣介石卻想對我們恩將仇報,想要吞並我們的家鄉”“我們要保衛我們的家鄉”等思想觀念而導致士氣不算很消沉,但中央軍士氣更旺盛,因為準備參戰的中央軍官兵們都被灌輸了“我們要鏟除那些地方軍閥,完成國家的真正統一,讓我們國家真正地走向富強”的思想觀念,從而士氣穩壓過四省聯軍;兵員素質方麵,四省聯軍過半兵員都是臨時拉壯丁的,完全就是老百姓(實際上,四省聯軍這些新兵也沒有軍裝穿,就是拿著冷兵器被充當軍人的老百姓),中央軍則高得多,中央軍從南京會戰爆發時就展開休整,更是在戰爭前就進行了預備役兵員的組建和訓練,穩占上風。
正因為實力懸殊,所以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這種聰明人都根本就沒打算真的開戰,他們擺出這種“全力應戰、寸步不讓”的強硬姿態隻是為了跟蔣介石討價還價、多要點好處,至於龍雲、鄧錫侯、劉文輝等人,也不傻,他們的目的是讓蔣介石讓步,讓蔣介石保持西南現狀,同樣沒打算真跟蔣介石來一場類似於“中原大戰”的全麵內戰,因為那是必輸無疑的。
擺平廣西,四川、西康、雲南三省基本上就是蔣介石砧板上的肉了。蔣介石不慌不忙、從容不迫,采取“逐個擊破”的對策。陝南、鄂西、黔北,中央軍總計五個集團軍大兵壓境,對四川形成三麵夾擊之勢,同時,原本在湘南、準備進攻廣西的中央軍兩個集團軍開入貴州,一方麵配合中央軍對四川展開半包圍,一方麵對雲南展開進擊之勢。雖說經過抗日惡戰並且基本沒得到蔣介石補充的川軍和滇軍此時完全不是中央軍的對手,但能不打,肯定還是不打的,畢竟死的都是中國人,打爛的也是中國的土地,所以蔣介石“實行威逼利誘的雙管齊下”,一邊氣勢洶洶地準備大戰,一邊暗中拉攏川軍實力派人物,並且蔣介石采取了蔣緯國的辦法,把當初對日本進行的“紙彈轟炸”拿來對付這些地方軍閥。數十架國軍轟炸機不斷地對成都、綿陽、南充、瀘州、德陽、宜賓、達州、自貢、樂山、資陽等四川境內大城市展開呼嘯盤旋,一方麵是炫耀武力,一方麵是展開“轟炸”,投下紛紛揚揚雪片般的數百噸傳單,傳單上麵寫道“四川是中國國土,應該受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而不是淪為地方軍閥的私人財產。民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之所以會如此動蕩混亂、飽受列強欺淩,最大的原因就是軍閥割據,這些軍閥割據國土、自立為王,一方麵導致國家內亂不止、內戰不息,無法進行和平安寧的建設和發展,使得大量國力軍力被耗費,一方麵給廣大黎民百姓帶來無窮無儘的災難,這些軍閥為了對抗中央,為了擴充實力,為了發展勢力,為了搶奪彆的軍閥的地盤,為了自己的享樂,拚命壓榨地盤裡的平民百姓,設立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導致老百姓貧困交加、民不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並且這些軍閥都是土皇帝、地頭蛇,所以就無法無天、作威作福,有的視財如命,拚命搜刮民脂民膏,有的好色如命,到處強占民女,中央政府無法管理他們所在的地方,所以就沒辦法把他們繩之以法,讓他們不再作惡。四川的廣大軍民,你們到底是願意歸順中央,從此過上安居樂業的太平日子?還是繼續給那些軍閥做狗腿子、任憑他們欺壓淩辱?中央軍攻打四川的軍閥是為了解放四川的老百姓,四川被中央收複了,四川百姓就可以太平了,中央的國法就可以管治到四川,不會再出現軍閥欺男霸女、橫征暴斂的事情,四川軍閥被鏟除,四川境內就不會再出現不同軍閥互相攻打、禍及廣大老百姓的事情,四川軍閥也不會跟雲南軍閥、貴州軍閥等外省軍閥展開連年混戰。你們現在維護這些軍閥,難道希望讓他們以後繼續騎在你們頭上稱王稱霸嗎?”
毋庸置疑,這些傳單在被空投到四川境內後,對廣大四川軍民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震動,畢竟傳單上說的都是通俗易懂的道理。哪怕不識字的四川人,聽完識字的人說的傳單內容後,都恍然大悟“是啊,繼續讓鄧錫侯、王陵基、潘文華等土皇帝統治四川,對我們有什麼好?民國以來,四川內戰400多次,倒黴受苦的還不是我們老百姓(客觀上講,四川軍閥的內部混戰對四川的破壞不是很大,因為強度烈度不高,基本上是點到為止的)?中央軍收複四川,我們就能過上安穩太平的日子了,這有什麼不好的?四川又不是那些土皇帝的。”效果很快立竿見影,大批川軍基層官兵都鬥誌徹底瓦解,都不肯參戰,大批四川老百姓也都反對反抗。
基層軍民人心倒了,高層也一樣。麵對這個局勢,隻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來中央軍吞並四川已是定局,真的頑抗到底,不但必輸無疑,還會必死無疑,因為蔣介石這次的拉攏堪稱殺氣騰騰“規定時間內不迷途知返、歸順中央,一律以叛國罪論處”。四川的實力派人員裡,王纘緒已經投靠蔣介石,其餘的幾人裡,原本叫喊得最凶的王陵基第一個心頭發虛,一槍不放地宣布“歸順中央”,原本被認為最不願意歸順的楊森(外界這樣認為的原因自然無需多言)一言不發地同樣“棄暗投明”,最後僅剩鄧錫侯和潘文華還心有不甘、心存僥幸。
7月11日,雅安戰役爆發。
防盜模式ax68ax74ax74ax70ax3aax2fax2fax77ax77ax77ax2eax6dax69ax61ax6fax62ax69ax67ax65ax2eax63ax6fax6dax2fax72ax65ax61ax64ax2fax31ax33ax38ax38ax34ax2fax37ax34ax33ax35ax32ax32ax32ax2eax68ax74ax6dax6c
若出現章節顯示不全,請等待幾秒或者刷新!
,強烈推薦使用,請關閉瀏覽器自帶的小說閱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