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我是蔣緯國!
祁連山下,玉門油田。
中國此時主要有四處被開采著的油田,一是位於陝北的延長油田,它是中國的第一個油田,二是位於新疆的被盛世才和蘇聯當局控製的獨山子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的一小部分),三是甘肅的玉門油田,四是山東的勝利油田。在勝利油田前,玉門油田是國民政府(蔣緯國)掌控的唯一油田,因此受到高度重視。經過蔣緯國三年來的苦心經營,位於戈壁腹地的玉門油田已經發展成了一個規模不大但也不小的石油城(也許稱其為“石油鎮”更合適)、一個石油化工基地,此時年產石油約七十萬噸,對於整個中國而言,這個數字顯然隻是杯水車薪,但有勝過無,最重要的是,玉門油田不隻是為急缺石油的中國生產寶貴的石油,更加是培育中國石油技術人員的搖籃,石油技術人員要比石油本身更加寶貴。眼下的玉門擁有人口一萬五千餘,三分之一是軍人、憲兵、警察、特工,剩下的一萬來人有的是石油專家(包括一百多名德國石油專家),有的是石油工人,還有的是報名來到這裡參加工作並學習勘探、開采、提煉、製造、生產石油等化工技術的知識青年。這座年輕的中國石油城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采油場、加工廠、發電廠、軍營、宿舍、醫院、學校、商店、圖書館、科研所、郵政局、歌舞廳、飯館、酒店、加油站各種設施一應俱全,甚至還有一座規模中等的機場。
眼下,玉門機場上飛沙走石、號聲震天,上千名軍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大乾苦乾,他們都是第17師的工兵,乘坐汽車先行一步,抵達玉門後立刻展開拓建玉門機場的任務。大戰在即,修建機場的重要性是無需多言的,玉門再往西一百五十多公裡就是新疆了,玉門機場會是南京軍遠征新疆的前沿機場。飛揚的塵土中,一波波中國空軍的容克運輸機呼嘯著抵達,馬不停蹄地卸載下大批的空軍人員,以及大量的儀器設備、武器裝備、機器零件等軍械物資。
玉門油田的總負責人是孫越崎,他是著名社會活動家和實業家、中國能源工業奠基者之一,也是蔣緯國的“中國能源總公司”的高層領導之一。陳明仁、馮聖法等高級將領飛抵玉門後,孫越崎急忙親自迎接,南京軍遠征新疆,玉門自然能為南京軍承擔重要的後勤補給,當然了,玉門也沒有彆的物資,就是從石油裡提煉出的汽油、柴油、煤油,這恰恰可以解決南京軍在燃料運輸上的燃眉之急,起到了近水樓台的效果。“陳將軍、馮將軍,你們辛苦了!”孫越崎滿懷敬意地道,“你們此次遠征新疆、收複失地,真是當代左公!我已經接到二公子的指示,會全力配合你們的!彆的不敢說,最起碼,你們的飛機、坦克、汽車絕對油料管夠!”
陳明仁與孫越崎緊緊握手“那就麻煩你們了!”
南京軍遠征新疆,雖然部隊竭力地做著保密工作,但不可避免地走漏風聲,畢竟征途實在太遙遠了,從西安到迪化(烏魯木齊),路程超過2000公裡,不泄露蹤跡根本不可能,對於部隊而言,在一路向西的路上,最大的麻煩是飲水緊張,幾萬官兵以及幾萬馬、驢、騾、牛、羊、駱駝,每天需要喝的水是一個大數字,西北地區氣候乾旱、河湖很少,就算有水源,多數也是難以下咽甚至對人體有害有毒的鹽堿苦水。這也是左宗棠當年西征新疆時的最大困擾。沿途就地補充飲水是很困難的,如果攜帶足夠的飲水,必然會極大地增加運輸力的負擔。在這個問題上,南京軍采取了特殊辦法進行解決,一是攜帶很多飲水,不到關鍵時候不使用,二是“自產自銷”。離開西安後,第17師全體官兵接到了陳明仁的命令“從我本人開始,任何人都不得隨地小便!”
官兵們十分驚奇,隨後很快明白了,部隊後勤部門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一千多具濾水器,官兵們的尿液都被收集起來,經濾水器過濾,再分發給官兵們用於飲用(牲口尿液在過濾後給牲口飲用)。
看著分發到手裡的黃澄澄的、散發著淡淡尿騷味的飲水,官兵們都無法下口。第18旅旅長張雲苦笑道“不會吧?居然要喝尿?太惡心了!”
副旅長成康在旁邊打趣道“其實比這個更惡心的是,你現在喝的不知道是誰撒的尿。喝自己的尿嘛,勉強還能接受,喝彆人的尿”
陳明仁滿滿地倒了一大杯經過濾水器過濾的尿液,然後當著全師所有軍官的麵,麵不改色地一飲而儘,最後神色嚴厲地道“我們此次遠征,無論是西北還是新疆,都乾旱缺水,這麼做是必須的!不節約用水,我們就會渴死,還怎麼打仗?這種濾水器可以把我們的尿液進行循環利用,並且它是經過科學檢測的,尿液裡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基本上都被它過濾掉的,所以,最後出來的‘尿水’雖然在心理上難以接受,但確實是能喝的!我都喝了,你們都還愣著乾什麼?軍人連死都不怕,還怕喝尿?更何況,這又不是真正的尿,已經是可飲用的水!”
張雲第一個大聲響應陳明仁“軍座說得對!弟兄們,乾杯!”他也一飲而儘。
軍官們有的坦然飲用,有的麵帶苦笑,有的神色艱難,有的無可奈何,但都喝了。
上行下效,軍長、師長、旅長、團長都以身作則地帶頭喝了,中基層官兵們自然沒有理由不也喝。靠著濾水器的“循環利用”和“自產自銷”,部隊的缺水問題得到了極大解決。事後,張雲悄悄地問馮聖法“師座,這個缺德得冒煙的濾水器是哪個王八蛋發明出來的?”
馮聖法笑道“確實是王八蛋,因為發明者是一個日本人,叫石井四郎。”
南京軍使用的這種濾水器正是石井四郎發明的“石井式濾水器”,為了解決缺水問題,蔣緯國絞儘腦汁,想到了這個東西,然後跟日本人索取來了這個發明。石井四郎自然是一個喪儘天良、罪惡滔天、死後注定會下地獄的惡魔,不過,他確實也有幾樣不沾血腥味的發明,石井式濾水器就是其中之一。原先曆史上,這種濾水器在日軍硫磺島戰役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因為硫磺島也極度缺少淡水,靠著這種濾水器過濾尿液和海水,守島日軍才解決了飲水問題,眼下,這種濾水器在南京軍遠征新疆的作戰中也發揮了重大作用。
9月8日,順著當年左宗棠一邊打仗一邊植樹而形成的左公柳,第17師先頭部隊抵達號稱“新疆東大門第一咽喉重鎮”的星星峽。星星峽並非峽穀,而是隘口,它是甘肅和新疆的分界點,也是由河西走廊進入新疆的必經之地,雄踞於險關要隘上,四麵峰巒疊嶂,一條蛇形山路蜿蜒貫穿於其間,兩邊危岩峭壁,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地形非常的險要。
把守星星峽的敵軍並非新疆軍閥盛世才的部隊,而是蘇軍。
這支蘇軍的番號是“蘇聯紅軍第八團”,實際上是一個旅的規模和編製,並且是一個機械化旅,兵種齊全,除了步兵、騎兵、摩托兵、工兵、通訊兵、輜重兵,還有一個炮兵營、一個坦克連,並且配備飛機100多架,步槍、機槍、坦克、裝甲車、火炮、高射炮一應俱全,總兵力3000餘,加上配屬的工人、行政人員及其家屬等,共計約5000人。這支悍然駐紮在中國領土上的蘇軍部隊是盛世才認賊作父、引狼入室的產物。自1933年攫取新疆統治權後,盛世才為了擴充勢力、裂土稱王,立刻投入蘇聯的懷抱,多次前去莫斯科得到斯大林的接見,繼而背著國民政府私自與蘇聯簽署了一係列“雙方合作”條約,讓蘇聯得以滲透和控製新疆,而他本人也被蘇聯當局視為統治新疆的代理人,從而從蘇聯那裡得到了大批的援助,當上了蘇聯扶植下的兒皇帝。為防止國民政府勢力進入新疆,盛世才請求蘇聯派遣軍隊到新疆駐紮,斯大林欣然應允,於1938年春派遣了這個第八團進入新疆,駐紮在新疆“東大門”星星峽,成為盛世才的“看門狗”,阻擋國軍西進收複新疆。不過,斯大林和盛世才都知道此舉見不得光,因此這個蘇軍第八團沒有打出蘇軍的旗號,而是偽稱“歸化軍第八騎兵團”。所謂“歸化軍”,是蘇俄紅白內戰後,大批反蘇的俄國人包括很多俄國軍人逃入中國境內,主要逃入東北和新疆,其中很大一批俄國軍人被東北軍閥和新疆軍閥收編,成為聽命於他們的雇傭軍。
南京軍想要消滅盛世才、收複新疆,就必須通過星星峽,但想要通過星星峽,就必須跟這個蘇軍第八團“打交道”。
“盛世才已經知道我們要來了。”會議上,陳明仁說道,“這不奇怪,我們一路西行兩千多公裡,累計行軍大半個月,他除非是瞎子、聾子、傻子,否則不可能察覺不到這一點。”
“軍座,盛世才是什麼態度和反應?”馮聖法問道。
陳明仁道“盛世才急切地給武漢發電報,詢問中央軍為何調動大軍逼近新疆,陳誠回複他,說我們這支部隊隻是前往西北屯墾的,這當然是廢話,盛世才對我們的目的是心知肚明的,陳誠暗示他,新疆是中華國土,不允許被外敵一直染指,他如果是真心地效忠黨國,就要驅逐新疆境內的所有蘇聯人,中央自然不會虧待他,如果,冥頑不靈、抗拒大局,後果無需多言。是做第二個龍雲,還是做第二個喬巴山,全看他自己選擇。”陳明仁頓了頓,“盛世才遲遲沒有回複。其實,盛世才的心思不難猜,他看到他靠著的蘇聯大樹已經快靠不住了,但是,他也知道他‘棄暗投明’後絕無好結果,新疆王的寶座肯定輪不到他了,搞不好的話,還要坐牢,所以,他非常猶豫搖擺。”
“我覺得他很有可能在失敗後逃往蘇聯。”副師長黃百韜說道,“他繼續當‘新疆王’,有權又有錢,失敗後,投降中央,既沒權也沒錢,逃往蘇聯,雖然沒權,但起碼還有大筆的民脂民膏讓他可以下半輩子驕奢淫逸。”
“對!”馮聖法表示讚同。
“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解決這個蘇軍第八團。”陳明仁擰緊眉頭,“派使者了嗎?”
“派了。”黃百韜搖頭,“蘇軍第八團團長烏申科少將(從烏申科的軍銜不難看得出,蘇軍第八團的番號是團,規格其實師,畢竟該團是一個兵種很齊全的機械化旅,師級的規格)拒絕了我們的和平讓出星星峽的要求,他說他接到的莫斯科命令是堅守星星峽,不讓除蘇軍、盛世才軍隊以外的第三方軍隊進出星星峽,沒有莫斯科的命令,他絕不會放棄星星峽,更加不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