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我是蔣緯國!
南京軍攻陷新西伯利亞的戰役是一場巧妙的突襲,但仍然還是一場惡仗。策劃此戰的衛立煌敏銳地捕捉到科涅夫在心理上的一個弱點誤認為南京軍的機械化主力會對付朱可夫而不是他。衛立煌反其道而行之,集中南京軍大部分的坦克,逆向突襲科涅夫部,一舉擊潰科涅夫部最強大的第15集團軍第19坦克旅並且擊斃第15集團軍司令瓦圖京,從科涅夫部進攻線上撕開了一個缺口,以第77裝甲旅為核心的南京軍逆襲部隊順著這個缺口長驅直入,又以一萬五千餘黃俄軍為步兵力量,偽裝成被第77裝甲旅打潰的蘇軍,甩開野地上的蘇軍主力,魚目混珠地衝進新西伯利亞城,一下子摧毀了科涅夫部的防線完整性。在這場惡戰中,黃俄軍官兵表現得非常出色,並且運氣也很好,抵達新西伯利亞城時正好遇到在巡視部隊的科涅夫,科涅夫因此而被南京軍狙擊手一槍射殺喪命。
俄語的呐喊聲和俄語的嚎叫聲中,種族相同、血統相同、裝備相同、軍裝也基本相同但效忠對象截然不同的兩方蘇俄軍人展開你死我活的惡戰。守城蘇軍措手不及,加上科涅夫喪命導致蘇軍陷入了極大的混亂和驚恐,攻城的黃俄軍在第77裝甲旅的火力掩護下,一鼓作氣地殺進了新西伯利亞城內。本來,新西伯利亞在科涅夫的苦心經營下,已經是一座堅不可摧的要塞堡壘式的軍城,南京軍若是強攻,起碼付出四倍於守軍人數的傷亡才能打進城市,但靠著黃俄軍的白衣渡江,南京軍和黃俄軍輕而易舉地直接打進城市,與守城蘇軍展開血雨腥風的激烈巷戰。同樣的俄語喊叫聲中,黃俄軍與蘇軍在新西伯利亞城內的街道上、房屋裡、工事間發狠地拚死廝殺,槍林彈雨籠罩全城,手榴彈、炮彈漫天亂舞,火球滾滾、血肉橫飛。著名戰地記者範長江用一種譏諷的口吻描述道“真不知道伊凡大帝、彼得大帝(俄羅斯帝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兩位沙皇)看到這一幕後會作何感想,本屬於同一個民族、使用同一種語言的兩方俄羅斯人卻在互相攻殺,雖然他們是同宗同種的同胞,但卻毫不手軟、冷酷無情,猶如仇人相見般分外眼紅,都是把對方往死裡打,一方效忠摧毀了俄羅斯帝國的紅色蘇維埃,一方效忠彆國,立場和信仰的天差地彆讓他們此時完全水火不容,同胞之情完全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無情選擇給取代了。白俄已經沒有了,白俄此時分裂為紅俄和黃俄,互相攻殺著,此景不得不令我等中國人深感解恨、解氣。以夷製夷,差不多就是這個做法的最精妙的體現。”
響徹新西伯利亞的俄語中,操著俄語的蘇軍和同樣操著俄語的黃俄軍殺得屍骸填街道,北亞四城的蘇軍恨透了南京軍,恨透了中國人,對於給中國人充當爪牙鷹犬的原屬本國本族同胞的黃俄軍更是恨之入骨,而黃俄軍官兵上下都心裡清楚,他們走上這條路後再也不可能回頭了,落入蘇軍手裡會必死無疑並且會死得極其淒慘,實際上,黃俄軍也恨透了蘇聯紅軍,恨透了蘇維埃政權和布爾什維克主義,所以雙方展開廝殺後的血腥絕情程度完全不亞於兩支異國異族軍隊的交戰。蘇軍不要黃俄軍活口,黃俄軍也不要蘇軍活口,蘇軍寧死不向黃俄軍投降,黃俄軍也寧死不向蘇軍投降,雙方都是以無路可退、你死我活的心態參加著這場戰役。部分戰線上,同樣打光了彈藥的黃俄軍和蘇軍一起端起刺刀,身穿蘇軍製服但頭上纏著黃色布條的黃俄軍、身穿蘇軍製服的蘇軍一起嚎叫著衝向對方,爆發開一場場刺刀見紅的白刃戰。由於北亞四城的蘇軍主力已經傾巢出動了,因此駐守在新西伯利亞的蘇軍隻是二三流的部隊,大部分都是手持冷兵器的民兵,黃俄軍則是準備充分,彈藥充足,繼而把以民兵為主的蘇軍殺得血流成河、死者無數。踏著凍成石頭和死人和凍成紅色冰塊和血泊,黃俄軍向城區腹地猛打猛衝,所到之處掀起一陣陣驚濤駭浪般的腥風血雨和電閃雷鳴,全城血光烈火衝天。
得知第77裝甲旅和黃俄軍正式攻入新西伯利亞城內後,密切關注戰局並且一天一夜多沒有合眼的衛立煌大喜過望,隨後發電報給位於新西伯利亞東南處的國軍第34集團軍“我部先鋒部隊已經突入城區,拿下新城,奇功一件,貴部此時還不大舉攻城協助之,更待何時?”
第34集團軍司令徐庭瑤中將是一位正氣凜然的軍人,他早就等不及了,副司令胡宗南在科涅夫的反擊戰中被蘇軍打得丟盔棄甲,一方麵憋了一肚子火,一方麵也害怕自己會步了孫元良的後塵,急切地想要將功補過,因此接到衛立煌的命令後,徐庭瑤和胡宗南毫不猶豫,立刻率領大軍展開猛烈攻城。第34集團軍此時還有約八萬兵力,投入攻城後確實發揮出了很大作用。率軍抵達後,徐庭瑤看到城內城外一片戰火紛飛,他找到胡璉“胡旅座,我部如何協助你們?”
胡璉回答道“城外蘇軍交給我們,城內蘇軍交給你們。徐長官,請你注意,城內的蘇聯人沒有軍民區彆,隻要是蘇聯人,就會攻擊你們,不要抱有懷柔之心,把他們都殺光掉。”
徐庭瑤心頭一驚,他歎息道“生靈塗炭啊!把他們趕出城就可以了,沒必要殺光。”
胡璉搖頭“新西伯利亞的蘇聯人是不會離開的,他們知道離開還是死路一條,所以他們隻會跟你們拚個魚死網破。”
事實正如胡璉說的那樣,新西伯利亞的蘇軍死戰不退,很少棄城逃跑,絕大部分都跟中國軍隊(包括黃俄軍)拚到底,哪怕是送死,也前赴後繼。入城的第34集團軍的官兵們心驚肉跳地看到密密麻麻、浩浩蕩蕩、塞滿大街小巷的蘇聯人從各個大街小巷裡撲向自己,數量之多,數不勝數,並且裝備低劣,大多數都手持大刀長矛甚至木棍甚至的甚至手無寸鐵、赤手空拳,以集體自殺的方式展開反擊。官兵們拚命地開火投彈,殺得新西伯利亞城內每條街道、每個小巷、每片城區、每處廢墟都猶如屠宰場般屍骸狼藉,舉目望去滿眼儘是血淋淋。用徐庭瑤的話說,“這哪是打仗呢!分明就是大屠殺!弟兄們殺得簡直手都軟了!真是作孽!”
新西伯利亞被奪取後,南京軍總部為了鼓舞士氣、勉勵部隊,仿效把鄂木斯克改名“冠軍城”的做法,將新西伯利亞改名“長平城”,該名字來源於與霍去病同期同名的西漢名將、被封為“長平侯”的衛青,另外還有“長久平定”的寓意,另一方麵,“長平”二字很巧合,戰國時秦趙兩國爆發過長平之戰,此戰結束時,四十餘萬投降趙軍被秦軍坑殺,而在長平城,中國軍隊同樣殺死了城內不計其數的蘇軍(大部分都是民兵),數量超過一百萬,駭人聽聞。
第34集團軍在長平城內殺人如麻時,第77裝甲旅和黃俄軍奮力抵抗反撲向長平城的蘇軍野戰部隊。反撲向長平城的蘇軍以第15集團軍為主,但集團軍司令瓦圖京和北亞四城蘇軍主帥科涅夫都已經喪命,使得該集團軍十餘萬官兵們得不到有效指揮,各部隊各自為戰,繼而被守城的第77裝甲旅和黃俄軍不斷擊退。為了確保長平城不會得而複失,衛立煌不斷發送急電給蔣緯國,請蔣緯國出動空軍增援。衛立煌在電報裡說道“哪怕沒有戰鬥機護航,出動並且損失了一批轟炸機,也是值得的。長平城不丟,我們的整體戰局就可以柳暗花明了!”
接到衛立煌的急電後,蔣緯國與楊傑、白崇禧等人商量了一下,又征詢了空軍總司令周至柔的意見,最後決定批準衛立煌的請求。
由於日方的消極怠工,蔣緯國能出動的隻能是中國空軍的轟炸機,為最大限度地打擊蘇軍,足有350多架轟炸機被投入長平城之戰,包括100多架被中國空軍視若掌上明珠的“熊貓”戰略轟炸機。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這三百五十多架中國轟炸機冒著很大的風險,攜帶一千多噸炸彈,從哈薩克東北部三城出擊,風馳電掣地呼嘯到長平城的天空中,對反攻長平城的蘇軍展開高強度的狂轟濫炸。一千多噸炸彈劈頭蓋腦地從天而落,機群之下,火球遍地、風雷遮天,蘇軍人員密集處儘皆被炸成一片片火海,蘇軍被炸得狼奔豕突、分崩離析。
出擊的中國空軍機群隻損失了4架飛機,因為蘇軍無力出動戰鬥機或高射炮進行攔截,損失了的4架飛機都是發生機械故障等意外而墜毀的。一千多噸炸彈足足炸死炸傷了三萬多蘇軍,不但給蘇軍造成了慘重的損失,還徹底地打垮了蘇軍的精神,長平城被蘇軍再奪回的可能性因此而不複存在,冠軍城戰場上的中國軍隊的後方也隨之得到了極大鞏固。蘇軍東方軍區代理司令、蘇軍第9集團軍司令崔可夫不得不收攏殘部,全麵地退守北亞四城另外三城,無力繼續參戰。
把長平城交給第34集團軍後,南京軍第77裝甲旅和黃俄軍部隊立刻馬不停蹄,調頭向西,重新奔赴冠軍城戰場。
朱可夫從未感到如此沉重的壓力。由於斯大林高度關注著這場“大雪崩”,因此派來蘇軍總參謀部偵察局局長菲利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中將巡視前線進行監督,相當於“欽差大臣”和“監軍”。抵達秋明並且見到朱可夫後,戈利科夫跟朱可夫進行了這麼一番對話。
“部隊打得怎麼樣?”戈利科夫問道。
“打得很好。”朱可夫說道,“絕大部分紅軍戰士都堅定不移地執行了命令,懷抱著對祖國的崇高熱愛以及對斯大林同誌的極度忠誠,與中國侵略軍誓死戰鬥。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前赴後繼地倒在了戰場上,湧現出了大批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申請入黨的紅軍戰士超過十萬人,很多戰士剛剛入黨就為祖國犧牲了。”
“那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重大的進展?”戈利科夫神色不悅,並且有種不耐煩。
朱可夫沉默了一下,艱難而無奈地說道“因為中國軍隊也打得很好。”
戈利科夫忍住惱火“朱可夫同誌,請你公正客觀地評價一下中國軍隊。”
朱可夫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描述道“參戰的中國軍隊都是中國軍隊最精銳的部隊,這是無需懷疑的,他們訓練非常過硬,實戰經驗也很豐富,軍紀嚴明,執行命令時非常堅決,作戰非常頑強,幾乎不存在投降或臨陣脫逃的情況,他們的軍官也非常具有敢於犧牲的勇氣,戰鬥開始後往往會身先士卒、帶頭衝鋒,因此而讓他們的士兵更加視死如歸。戈利科夫同誌,不得不承認,中國軍隊很強,非常強。我以前跟日本軍隊交過手,那場遠東戰爭讓我徹底地拋棄了對東方黃種人的蔑視,現在的戰役則讓我對東方黃種人感到了極大的震撼。”
戈利科夫繃著臉“朱可夫同誌,我讓你公正客觀地評價敵人,而不是美化敵人。”
朱可夫搖了搖頭“我並沒有美化他們,他們也有缺陷和弱點。中國軍隊的短處就是重武器不足,他們的坦克、大口徑火炮的數量都大不如我方。恕我直言,如果他們的重武器數量跟我們一樣,那麼,這場戰役不再是我們攻擊他們,也不是對峙,而是他們壓著我們打。”
戈利科夫忍無可忍地怒了“朱可夫同誌!你可是蘇聯紅軍的指揮員!你怎麼能說出這種話?我感受到了你的強烈的悲觀而消極的思想!我提醒你,不要在政治上犯錯!你應該想方設法地打敗他們!滿懷信心地打敗他們!而不是在敵人麵前喪失勇氣和信心!”
朱可夫神色僵硬地點了點頭“我當然明白這一點,戈利科夫同誌,為了祖國,我會竭儘全力的。”
戈利科夫冷淡地道“希望如此。朱可夫同誌,斯大林同誌正在望眼欲穿地等著捷報,蘇維埃的命運也係於這一刻,請你不要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