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我是蔣緯國!
中蘇爆發的這場“冬季會戰”始於1941年2月7日,結束於4月1日,前後共持續了五十四天,交戰區域東西縱橫一千七百多公裡,南北縱深八百多公裡,戰域最東至北海湖(貝加爾湖),最西至烏拉爾山和烏拉爾河,最南至裡海,最北至西西伯利亞瓦休甘平原,此戰,中隊投入4個集團軍(南方中央軍)、25個師(南京軍)等部隊參戰,兵力約120萬,蘇聯軍隊投入5個集團軍和40多個單獨的軍、師、旅、團、營等部隊參戰,兵力約150萬,重型武器方麵,中隊累計有1300多門大口徑火炮、22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4000多輛汽車、2700多架飛機以及12萬多頭馱畜參戰,耗費物資20多萬噸,蘇聯軍隊累計有3800多門大口徑火炮、35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6000多輛汽車、2500多架飛機以及超過7萬頭馱畜(大多數是戰馬)參戰,耗費物資50多萬噸;經曆五十多個晝夜的鐵血廝殺後,中隊最終贏得此戰的重大勝利,此戰中,中隊合計損失兵員約377萬(南京軍約13萬),其中,死亡約148萬,傷病約223萬,另有6000餘人或失蹤或被俘或投降,消滅蘇軍合計約80萬,其中,擊斃約20萬,俘虜約40萬,另外擊潰蘇軍約30萬,攻取4個蘇聯大城市,新占領約20萬平方公裡的蘇聯領土,控製蘇聯平民人口約500萬,繳獲軍械物資不計其數。水印廣告測試水印廣告測試
中隊在此戰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和高昂的損失,四個集團軍先後被打垮,南京軍兩個師被幾乎殲滅,二十二個團級部隊被完全打光(部隊傷亡率超過90),將級軍官和上校級軍官陣亡了28人,但值得蔣緯國驕傲的是,南京軍裡沒有出現任何成建製投降事件。這場會戰的意義和影響都是極其重大、極其深遠的。蘇軍發動的“大雪崩”最終落得了全麵失敗,損失了大量的並且對於此時蘇聯而言堪稱非常寶貴的兵員、軍械、物資,意味著蘇軍在東線戰場上奪取戰略主動權的企圖遭到了完全的挫敗,喪失了東山再起的最後的一絲希望和機會,最直接的是中隊在此戰中極大地消耗了、削弱了蘇聯此時已經所剩無幾的元氣,讓蘇聯的國力軍力進一步雪上加霜;此戰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不僅表現在軍事上、戰略上,還表現在政治上、宣傳上、外交上、意識形態上、國際格局上等諸多方麵,可謂是石破天驚。
“自戰爭開始後,蘇軍一直在被我們壓著打,雖然進行了一定的反抗,比如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但絕對談不上奪去哪怕是暫時性奪去戰爭主動權,這場‘冬季會戰’隻是蘇聯軍隊最後的垂死掙紮,也是斯大林政權最後的回光返照。如果蘇聯軍隊打贏了此戰,斯大林政權的壽命有可能延長一年半載,但事實是蘇聯軍隊一敗塗地。當我知道這場會戰的結果時,我確定,我們已經贏得了這場戰爭,蘇聯已經必亡無疑。”希特勒對商震這樣說道。
“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蘇聯滅亡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斯大林不可能還能恢複戰鬥的能力了,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坐以待斃。奇跡,最終還是沒有發生。”羅斯福這樣說道。
“冬季會戰的勝利粉碎了蘇聯當局妄圖孤注一擲進行最後一搏的希望,在此戰結束後,已經沒有什麼能阻止蘇聯在長者六個月、短者三個月內從世界上消失的命運了。對於斯大林而言,他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實際上,妄圖打敗我軍、穩住東線隻是蘇聯當局一廂情願和自欺欺人的幻想,我軍用事實徹底地打破了蘇聯當局因為自我催眠而產生的這個不自量力的幻想。另外,我軍也通過此戰的勝利,告訴全世界,中隊絕不是一支隻會通過‘投機取巧、撿漏拾遺、趁火打劫、渾水摸魚’手段才能獲得勝利和戰果的虎後之狐,恰恰相反,我中華軍隊乃是毫無疑問的能打並且能打贏硬仗、惡仗、苦仗的虎賁之師。因為坐井觀天而侮辱中華軍人者、因為妄自尊大而輕視中華軍人者、因為居心不軌而中傷中華軍人者、因為色厲內荏而貶低中華軍人者、因為兔死狐悲而醜化中華軍人者,爾等今日俱可閉嘴矣!”《中華英雄報》這樣評論道。
“此戰說明,已經脫胎換骨、浴火重生,真正地成為一支能與世界列強軍隊並駕齊驅的強盛軍隊!此戰是前所未有之大捷壯舉,因為此戰亦是所遇前所未有之考驗!幸甚至哉,通過了考驗。”蔣介石這樣說道。
“此戰後,我軍上下充滿了堅信不疑我軍必能取得最終勝利的極度高昂的信心,因此,全軍士氣如虹、鬥誌如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蘇方的士氣鬥誌都徹底地一落千丈了,軍心民心更是一蹶不振。我們之所以擁護在委員長和二公子的身邊,是因為我們發自肺腑地願意,對國家的忠誠、對民族的忠誠、對領袖的忠誠,讓我們無需外力,就會自發自願地、緊密地擁護在委員長和二公子的身邊,蘇聯人也緊密地擁護在斯大林的身邊,但蘇聯人是身不由己、被迫擁護的,擁護在斯大林身邊的蘇聯人並非自發自願,他們是被一條條繩索強行地捆綁在斯大林的身邊的,如今,這些繩索開始鬆垮了、斷裂了,擁護在斯大林身邊的人立刻就樹倒猢猻散,爭先恐後地逃離斯大林、唾棄斯大林、背叛斯大林,呈現分崩離析之勢。這很自然,因為眾叛親離是獨裁暴君的必然結果。部隊在繼續進擊時,投降的蘇軍越來越多,翻倍翻倍再翻倍地增長,有時候部隊一槍不放,成千上萬的蘇軍已經降者遍野了,弟兄們先前是殺人殺得手軟,現在則是抓俘虜抓得手軟,毋庸置疑,在大勢已去時,越來越多的蘇聯人不願意給斯大林賣命或給這個紅色帝國陪葬了。”第77師師長鐘鬆說道。
“以前,我沒有選擇,因為我隻有‘效忠斯大林’一個選項,現在,我有了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效忠斯大林’,一個是‘背叛斯大林’,我選擇後者。”向南京軍投降的蘇軍第16集團軍司令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在接受中國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我國、我軍,現在都已經回天無力了。”華西列夫斯基在私下裡哀歎道。
從前線回到北平後,蔣緯國的耳朵立刻被震耳欲聾的全城歡騰慶祝聲灌滿了,為防止出現什麼意外,蔣緯國回平是沒有公開的,否則他在機場落地後會寸步難行,迎接他的民眾會把機場堵得水泄不通。
“緯國!”在機場邊老早就等著的蔣經國等人立刻大步流星、喜出望外地走上來。
“大哥!”蔣緯國跟蔣經國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
“你可算平安無事地回來了!你走了後,我可真是提心吊膽、夜不能寐啊…”蔣經國激動得喜極而泣,“你呀你,以後千萬不要這麼熱血昏頭了,讓我擔心死了…”
“我怎麼會出事呢?”蔣緯國嘻嘻一笑,“我是誰?我可是蔣緯國!”他這句話說得堪稱傲然自雄。
蔣經國有些愕然地看著蔣緯國,他恍然大悟“你其實早就做好對策了吧?”
“當然!”蔣緯國哈哈地笑道,“我又不是傻瓜,怎麼可能在沒必要的情況下還送死?我非常清楚,我必須好好地活著。”他神色莊嚴,“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我好好地活著,因為我背負著太多人、太多事的希望。”
蔣經國看著蔣緯國,目光裡裡的愕然迅速地融化了“對!你說得對!”
蔣緯國拍拍蔣緯國的肩膀“走吧!我們吃頓飯,我吃過飯還要去武漢呢!”
此時的北平以及武漢等全國所有的大城市都在全民狂歡般地慶祝著前線的輝煌勝利,各種鑼鼓喧天、鞭炮震空、人聲鼎沸、旌旗招展…自然是無需多言的,大江南北,處處喜氣洋洋。蔣緯國很想“與民同樂”,但他必須要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以他沒有參加什麼慶功宴會、慶祝酒會、歌舞晚會之類的活動,因為一大堆公務正等著他處理。大戰之後,各方麵事務多如牛毛、浩如煙海,不過,蔣緯國首先要做的還是前去武漢,向“老頭子”蔣介石進行彙報。於私,蔣緯國是兒子,蔣介石是父親,於公,蔣緯國是屬下,蔣介石是上級,所以蔣緯國絕不能撇開蔣介石,這就好像《三國》裡赤壁大戰結束後,周瑜昂然高坐在大營裡首席位置上召開戰事總結報告,把真正的主公孫權撇在一邊,周瑜這麼做顯然是非常不妥的,甚至還犯下了官場上的大忌,因為領導是不能冒犯、不能欺騙更加不能忽略的。蔣緯國身邊的高層都是軍政官場上的老油條、老狐狸,早就教會了他這些門道套路。
抵達武漢後,蔣緯國剛剛在王家墩機場落地,竟發現蔣介石和宋美齡就在機場邊等著,頓時讓他吃了一驚,他急忙露出惶恐不安的表情,一路小跑著奔向蔣介石和宋美齡“父親、母親,你們怎麼在這裡?”
宋美齡掩口而笑“當然是為了迎接你了。”
蔣緯國努力做出受寵若驚和不敢相信的表情“父親、母親,你們真是的…何必親自來呢?你們都那麼忙,我又是做兒子的,哪裡能勞煩你們親自來接我呢!這讓我不知所措啊!”
蔣介石歎口氣,把手搭在蔣緯國肩膀上,目光深沉地看著蔣緯國,臉上的表情是父親迎接兒子時的慈祥、和藹、親切、喜悅。“緯兒,辛苦你了,你又給國家立下了大功,並且還出生入死,我這個做父親的,親自來接自家兒子,難道不應該嗎?”蔣介石顯得感慨萬千。
蔣緯國笑起來“父親言重了!父親您親自來接我,我真是感激涕零…”
蔣介石擺擺手“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那些在外人麵前說的客套話就免了吧!緯兒啊,你打了大勝仗,我和夫人都非常開心,你福大命大,我和夫人又都非常關心,所以過來接你,想要早點看到完好無損的你,就這樣,明白嗎?”
蔣緯國滿臉乖兒子的表情“我明白,謝謝父親和母親的關心。”
一家人坐上汽車前去官邸,一路上不顯山不露水。蔣緯國和蔣介石同坐在一輛車子上,蔣緯國剛要開口,蔣介石就會意頷首“此次的冬季會戰,白崇禧已經呈交給我詳細的報告,我很清楚。打得很好,雖然損失巨大、傷亡嚴重,但取得了足以對這場戰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輝煌戰果。蘇聯的全麵敗亡,已經是定局了吧?”
“當然!當然!”蔣緯國毫不懷疑這件事,就好像就是在原先曆史上的1945年問德日會不會敗亡一樣,簡直是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