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恒哥哥父親不是說那樣會讓你陷入危險的境地。”顧含嬌柔弱地拉著蕭玉恒的袖子。
“孽障,你還敢說話,要不是你,三皇子又怎麼會把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顧大人!”蕭玉恒拉住顧含嬌的手說“這件事情不怪嬌兒,我們是兩情相悅的。”
顧自明沉默了一會。
“罷了罷了,那三皇子挑個日子把嬌兒接過去就是。”
“不可。”
“怎麼!你難道讓嬌兒就這樣無名無分地懷著身孕在外麵?月份小看不出來,可是三皇子大婚之後再把嬌兒抬過去,那肚子可就等不來了,明眼人一看就看出來,嬌兒還怎麼做人!”
“顧大人息怒。”蕭玉恒瞧著顧含嬌淚眼朦朧的樣子,更是心疼不已,都把顧清婉這個人忘在了腦後。
“本皇子不會讓顧大人和嬌兒為難的,給我幾天的時間,嬌兒你好生歇息。”
“嬌兒相信恒哥哥。”
到了晚上,顧清婉的桌頭上傳來了一封信箋,上麵寫的很簡單二小姐有孕,月餘。
顧清婉麵無表情地把紙條燒了,看著火把那張信箋吞噬。
顧含嬌還真是能夠折騰的,她不是最寶貴自己的貞潔了,記得前世也就和蕭玉恒牽牽手,一直到最後要當皇後都沒能傳出來和蕭玉恒之間越逾的行為,怎麼這一次就等不來了呢?
可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為了能夠讓顧自明重新回到朝堂之上,蕭玉恒這幾日都和幕僚們待在一起商量如何運作,沒過多久朝堂上開始出現了為顧自明說話的聲音。
顧自明這些年的丞相不是白當的,還有這些年的主考官也都是他,可以說是門生遍地了。
無論是民間的學生請願還是朝中做官的,反對皇上罷免顧自明的聲音越發的強烈。
“諸位愛卿看看,這是萬名學子為顧自明寫的請願書,朕當真沒想到,顧大人的名聲竟然是這樣的好,都說說吧。”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竟然沒有敢站出來的,因為都摸不準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
三皇子蕭玉恒看到這個情況,知道需要拋磚引玉,不然,後麵他的人也不敢突然冒出來,做這個出頭鳥。
“回父皇的話,顧大人……顧大人的名聲好不好,兒臣不了解,但是顧大人曾經點撥過兒臣的學業,兒臣覺得受益匪淺,想來這些莘莘學子應該都是受過顧大人的點撥吧。”
隻要有人開頭那就好辦了,依附三皇子的大臣,自然都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
“皇上,顧自明乃是我朝的狀元郎,當時他的才華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是呀,皇上,顧大人在朝堂之上也是兢兢業業,為朝廷培育優秀的官員,有時候忙起來幾天幾夜都不回家也是有的,如此難免會忽略後宅家事也是可以理解的,陛下小懲大誡即可,請陛下回府顧丞相的官職。”
“哦?其他愛卿也是這個意思嗎?”
站在蕭玉恒這邊的臣子悄悄地看了一眼蕭玉恒,見他頷首,連忙站出來幫著顧自明說話。
“啟奏陛下,按照張大人所言顧自明已經得到了懲罰,而且也麵壁思過了多日,想來已經知道錯了,眼下正是用人之際,還望陛下可以三思。”
蕭玉恒接著說“顧大人一直以來都是低頭默默做事,雖然夫人和兒子德行有虧,那也是他們本性不好,如今查出來並不是顧大人的血脈,那德行有虧也不是顧大人教導不好的緣故了。”
“反觀顧大人的學生們,各個為人正直且一心一意為朝廷著想,還有顧大人的嫡女顧大小姐,品行樣貌無人不稱讚,這樣的家教又豈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辦得到的,全靠顧大人的言傳身教罷了,這樣一看顧大人並非沒有過還是真真切切的受害者,請父皇明鑒。”
蕭玉恒絲毫不提顧含嬌的名字,他隻拿顧清婉當做標杆,把顧清婉的教養好歸功於顧自明。
寧國公聽著牙齒有點樣樣,他忍不住舔舔後槽牙,這才沒有上前撕了三皇子給顧自明製作的新衣。
想到父親之前的叮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顧子明的事情絕不會就此罷了,他會想儘一切辦法回來的,到時候寧家需要做的就是袖手旁觀,既不幫忙又不落井下石才是上上策。
上邊坐著的那位,現在看起來令人如沐春風,可實際上皇上要推行改革已經是勢在必行得了,下一步科考還有官員選拔以及軍中都很有可能要變了風向。
寧家要想在這風雨之中屹立不倒,唯一的選擇就是保持中立,忠於聖上。
寧國公偷偷地舒緩了一下胸口的氣息,繼續低著頭站在那裡看自己的腳指頭。
“是啊陛下,顧自明的嫡女顧大小姐與楚王爺有婚約,不日成婚,其二女也指給了三皇子為側妃,一對兒女皆是皇室中人,如果娘家門廳不好,想來也會被世人詬病。”
皇上坐在上麵沒有人能夠看清楚他的表情,隻是聽到上麵傳來漫不經心的聲音。
“那這麼說,為了給王妃一個體麵的娘家,朕也得好好三思一波了,不然朕的那個弟弟一定會不高興的。”
“皇上英明。”
“禮部都已經表態了,戶部那邊怎麼說?怎麼不見戶部表態啊?”
戶部的李大人,那是未來三皇子妃李倩語的父親,那就是三皇子的老丈人你,朝堂之上有不少人抱著看熱鬨的心態。
在不久之前三皇子的老丈人還是顧自明,轉眼之間就換了人,這李大人是幫還是不幫?幫了自己未來的女婿吧,怪惡心人的,不幫吧還得擔心自己女兒在皇子府不好過。
隻見他不卑不亢地上前。
“回皇上的話,臣以為,古人雲齊家治國平天下,顧自明連家都處理不好,又如何能夠帶領文武百官為老百姓分憂解難,所以官複原職還希望皇上慎重考慮,至於所謂的王妃娘家……”
他頓了頓,似乎在想用什麼樣的措辭比較合適。
“王妃的娘家,下官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王妃的娘家人不應該是寧國公嗎?”
“哈哈哈,李大人說的是,王妃的娘家就是我寧國公府,王爺雖然是皇親貴胄,但是要是對咱們家的女兒不好,皇上,臣作為娘家人可是不依的。”
“哈哈哈,大家夥兒瞧瞧寧國公這個護犢子的模樣,跟老國公如出一轍,放心吧,要是楚王對王妃不好,那也得掂量掂量老國公的長槍是不是吃素的。”
皇上就著寧國公的話開啟了玩笑,頓時朝堂之上一片笑聲,似乎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顧自明官複原職的事情接過去,不再提及此事。
“太子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