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柳月牙!
灶房裡,張桂花擀麵皮,李氏和許嬸包餃子,月牙兒在一旁做著小菜。今天是小年,雖然比不得過大年熱鬨,幾家人聚在了一塊兒,怎麼也要好好的準備一番才是。
張桂花歎息道“過年過節,老人孩子和男人們自在了,倒是苦了咱這些女人們了。就了一口吃食,一天到晚的在灶房裡忙活著,淨顧著家裡這幾張嘴了。”
許嬸兒笑著說“要是天天能過上像今天這好日子,天天讓我從早做到時晚我都願意。你是大戶人家出身,你可不知道,那日子苦時,能有口野菜吃就不賴了。”
李氏也接過話茬說道“是啊!好日子苦日子我可是都過過,有時過年了能喝碗稀飯吃幾根鹹菜也是好的。”
許嬸感慨道“是啊!怎麼覺得今天有日子,說好突然就變好了。一看能掙上十多兩銀子,以前可是想也不敢想的啊!”
月牙兒笑道說“這才是剛剛開始呢,以後我們小輩們多出些力,你們就等著過好日子吧!”
“哈哈!那敢情好。”
李氏歎息道“唉!咱的日子是過好了。你們可不知道今天我去牛老三家時,他夫妻兩個正蹲在院子裡抹眼淚呢?”
許嬸停下手裡的活兒問道“怎麼了,他家裡可是遇到什麼事兒了。”
“可不是嗎!你看牛大爺那麼壯實一個人,說病就病了,整日裡躺在炕上。一直乾咳,那痰都黃的發黑了。聽她牛嬸說人參都用上了,也不見好。唉!這都過年了家裡還啥都沒準備呢?你說糟心不糟心。”
“唉!日子苦點不怕,就怕遇到家裡有病人,那就是個無底洞啊!”張桂花身有同感的說道。他可是知道家裡有病人的苦,再多的銀子可不夠往病人身上添的。
月牙兒一聽忙放下了手裡正在拌的沒炸豆腐乾,說道“娘,你們先忙著,我去看看。”這人參是溫性的,痰都黃的發黑了,很有可能是嗓子有問題了。對於現在來說沒有比冬淩草和蜂蜜更合適的了,人參可是不敢再用了。
月牙兒問道“娘,你都給牛嬸家送去什麼了。”
“你讓送的肉,還有那半罐蜂蜜和你挖的冬淩草。陸恒還給他們送去了幾隻兔子和雞,夠他們過年吃的了。”
“那就好。”月牙兒說著出了灶房,到陸恒家倉房切了五六斤豆腐,放在了背簍。想了想又去家裡割了些韭菜。
陸恒在堂屋坐著,突然抬頭看見月牙兒背著背簍出了院子,忙跟了過去。
月牙兒剛好割了韭菜從家裡出來,就見陸恒迎麵過來了。問道“這大冷的天,你不在屋裡待著,出來乾什麼呢?”
“我看你背著背簍,我就過來了。你去哪兒,我和你一道去。”
“走吧!我到牛嬸兒家看看。”
牛老三家的和她婆婆正在家裡包餃子,看月牙兒和陸恒進了院子。忙出去迎他們,牛嬸兒問道“家裡的餃子可都包好了?”
“包好了,嬸兒這些給你們,你們先吃著。”說著從陸恒背上卸下了背簍,把裡麵包著的一大塊豆腐拿了出來遞給了牛老三家的,又把背簍裡剩下的韭菜拿出來放在了灶房。
牛老三家的一看這麼大一塊豆腐,又準備放回背簍,陸恒忙躲開了,說道“嬸兒,月牙兒給你們的,你就收下吧!”
牛嬸兒說“你們送來了那麼多東西,夠我們過年吃的了,這些你們還是拿回去吧!”
“嬸兒,你就收下吧!牛爺爺身體不好,他不一定想吃口啥呢。”
牛老三家的不再推辭了,她爹早幾天就給她要小蔥拌豆腐了。
“嬸兒,我能去看看牛爺爺嗎?”
牛老三的娘忙從灶房出來說道“孩子,還是彆去了,這大過年的可彆把病氣過給你了。”
“不怕的”
月牙兒進了房間,看老牛頭已經睡了。牛老三在旁邊守著他,兩個孩子在外間的地上玩。
牛老三看月牙兒過來了,忙起身說道“孩子,你怎麼來了?”自從他爹病了,除了李氏母女和陸恒沒有一個人來看的。
他的兩個兄長和嫂子也是在外間坐一會兒,就找個理由走了,十天半月的也不來一次。這人啊不遇到難事,真是看不出誰對自己好來。自家的年眼看前就過不去了,兩個兄長家該咋過還咋過,也不問問爹娘有沒有吃的,弟弟家日子過得緊巴不緊巴。老惦記著娘做鹹菜掙的銀子,以為他們夫妻兩個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聽我娘說牛爺爺病了,我來看看她。”
她看了看盆裡還沒有來得及倒掉的濃痰,問道“三叔,牛爺爺的舌頭上是不是有厚厚的一層黃,胃口還不好。”
“是啊!”牛老三驚訝的看著月牙兒,沒聽說這丫頭會醫術啊!
月牙兒點點頭,那年冬天外婆也是這樣的。當時外婆不願意吃藥,硬是喝了一個冬天的蜂蜜水,吃了一個冬天的蘿卜好了。
“叔,這病我見過,我奶奶以前得過。人參就彆吃了,記得早晚喝蜂蜜水,冬淩草煮水喝,渴了就喝。餓了就喝小米粥,多吃點蘿卜。肉就儘量少吃吧!”
“吃人參還不管用,蘿卜能行不?”
“你試試看唄,我奶奶當年就是吃燉蘿卜喝湯好的。”不能提她外婆,隻能把這事兒安在奶奶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