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讓26團去增援?卻讓我們25團急行軍。”在出門之前,趙守誠問了一個連何躍生都想不通的問題。
確實,在地圖上看,26團離軍分區主力更近,而25團處在最邊角的地方,需要走的路程更多。
“不!”沐陽搖了搖頭,一邊迅速收拾背包一邊解釋。
“26團在兩山之間活動,熟悉那裡的地形,並且很有可能與王剛他們一起已經與日軍交過火,他們更熟悉日軍的進攻方式……而此時換我們去防守,說不定都不知道哪裡是防守重點。另外,若是詹團長主力不見了,日軍肯定會有所起疑,不利於楊師長他們下大棋。”
“我們麵前是一個日軍步兵大隊,他們多半也要去增援白馬山,就讓他們去吧!他們走到一半,肯定會被友軍26團所牽製,而我們隻需儘快趕去軍分區,就能在敵寡我眾之際,參加決戰!”
指揮部內的乾部同誌們對視一眼,沒有再說什麼了。
阻滯敵軍增援,友軍這個任務似乎更難一些,那他們也沒什麼好不滿的。
…
解放軍十大軍事原則,在將近十年後才能以“完全體”的姿態誕生,那是先輩們用鐵與血的教訓凝結而成的世界軍事瑰寶,標誌著這支紅色部隊的戰術水準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距離成為地表最強輕步兵更近一步。
沐陽當然學過這個,隻可惜以前都是小打小鬨,哪怕懂理論也沒有地方施展手腳。
而且他以前也不會指揮,連後勤都不會搞。
軍事原則,科學地解釋了很多幾類“矛盾的關係”。
其中就有關於集中兵力與分散兵力的關係。
現在想起來這一點,沐陽才感到無比心潮澎湃,因為此時這正是實踐世界一流軍事戰術的絕佳機會!
“沒想到師長這麼厲害,年紀輕輕就能想通兵力分部的要點,此次前去白馬山,肯定能打一場上千人規模的殲滅戰!這我真是沒想到,果然是少年將軍,天縱奇才。”沐陽對楊師長的安排非常佩服,第一次甘願受他隨意指揮。
“快!後麵快跟上!”
沐陽感覺座下的騾子已經有些累了,索性跳了下來,背著自己的包跟戰士們一起急行軍。
因為他25團還帶了一些汽車和三輪車,整體速度往往還會受到路況製約,因此在山間的速度會較之平原時候慢一些。
但他們用足夠數量的騾馬和戰馬彌補了這一缺陷,騎兵的行軍速度最快,而騎馬步兵也能增加行軍速度,現在部隊的速度完全能達到軍分區首長們所希望他達到的指標。但沐陽還是有些不放心,來到了隊伍後方,這裡是炮兵、騎兵和特殊部隊的位置。
他從渾源縣拉來的三輛迫擊炮孤兒車和一輛防空炮車,輪胎都捆了鐵鏈,一般路況還能慢慢爬上去,就是有些費油,現在看來問題應該不大。
炮兵也有專門的獨輪車和三輪車負責運輸,應該也沒問題。
至於其他的……
等出現問題了,再想辦法解決吧!
…
部隊以每小時5公裡的速度快速行進著,馬不停蹄地穿過北嶽區這崇山峻嶺,不消兩天就能跨過桃花山,白馬山就在眼前。
“前麵就是十瀑峽!我們需要建橋或者建浮橋。”趙守誠看著滔滔河水,有些遲疑。
“浮橋不穩固,我擔心出事,還是直接建木橋為妙。”
沐陽親自下水勘查,發現水有人脖子那麼深,有時候一個浪花過來還能淹沒頭頂。如此河流狀況確實不適合八路軍戰士們武裝泅渡,也沒法運送補給。
“工兵連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