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相思不相負!
戶部尚書大人哪能想到自己兒子也有鋃鐺入獄的時候,措手不及的消息讓全府上下亂了手腳。
瑜王收到這個消息時候第一時間馬上調動所有的暗衛去徹查到底怎麼回事。他已經做好萬全之策,怎麼也料不到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元武伯爵手裡的證據他也能確定牽連不到其他人,劉川和覃大人更不知道王茂宏是什麼人。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急需很快知道,而且,皇上有沒有對他疑心?
王大人得知兒子和私鹽一案有牽連,馬上換了官服去到宮裡皇上書房前跪著求從輕發落。這情求得也很有心思,不質疑皇上的處置也不偏袒自己兒子,表明這事他並不知情,隻希望能看在他年苦功高的份上饒一條小命。
皇上也念在他是帶有功名的老臣份上,讓他先回去,一切他自由定奪。
府邸裡的一家老小除了哭和著急幫不上什麼忙,現在也不能去牢房裡問個清楚,也不知道嚴重到哪個地步可否還有翻案的可能。
這個兒子是最有可能承襲尚書的位置,現在偏生了這樣的意外,不牽連整個府邸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高官顯貴,年歲已高的王尚書一夜之間又蒼老了十歲。佝僂著身子站在大殿的最前方,其他官臣更不敢多言半句,大殿裡竟比平日更安靜萬分。誰能預料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栽跟頭。
瑜王的眉頭從今晨就一直在跳,壓下心底的不安。到底是皇上的勢力他一直不知道,還是蘇勉比他想象中藏得更深。
“皇上駕到——”太監喊一聲,明黃的衣袍子就出現在屏風後麵,百官們拱手鞠躬候應聖上。
“平身。”黎煜文坐在龍椅上,把一打奏章拍在案桌上,發出的聲響讓百官渾身一顫。
桂公公識相把這些奏章分下下去給百官們傳閱,大殿裡隻聽見紙張翻動的聲音。瑜王很快就把宗卷翻過一遍,心裡的擔心稍微放下。
結案陳詞上寫的是蘇勉在牢房裡攔截一批黑衣人要劫獄,被蘇勉抓了活口,經過審問竟然是王宏茂花了重金請來的殺手把劉川滅口,最後全盤脫出,鹽稅分賬王宏茂占了大頭,劉川也確實當場被殺害。
關於最後定案的宗卷隻有瑜王知道裡麵有幾分真假,劉川的死剛讓他心定不少,可是……牢裡的這個人,在他沒想到該如何保下的時候最好把嘴巴閉嚴。
王尚書越看越心驚,蘇勉接手這個案子之後,每個證據都去核查過是否屬實。蒼老的手掌拿宗卷止不住的顫抖,了解事實的經過後絕望合上眼睛。
這個兒子隻是才華和能力毋庸置疑,現在正值壯年接過他的班,隻要不犯事也是高官一生。雖然好麵子,怎麼就犯了這種糊塗事。
“私鹽一案審查完畢,和此案相關的人已經捉拿關在大理寺,還請皇上定罪。”這是牽連到王尚書所以沒有在宗卷裡寫最後如何審判,身為同僚要把握分寸。
王尚書當堂跪下,羞愧麵對聖上“皇上……微臣教子無方,現在逆子竟做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還請皇上重罰。”王家祖輩都是效忠於聖上,更深得優待和信任,他這張老臉愧對列祖列宗和這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功績。
黎煜文手掌摩擦龍椅兩邊扶手上的龍爪,把目光轉向另一邊的瑜王和明王“;兩位王爺覺得此時該如何判?”
瑜王心裡暗罵一聲狐狸,朗聲應道“臣以為應該嚴懲警告那些動了歪心思的人,皇家天威,嚴法律令不可藐視。”
“回皇上,臣以為應該嚴審王宏茂背後知否還是指使之人,應該斬草除根,永絕後患。私鹽這種大事都敢犯,不知道背後是否還有其他見不得人的交易。”明王的立場和瑜王恰恰相反,兩個有話語權的王爺意見不合之時,底下的官臣就怕引火燒身。
“劉川和覃老爺抄家,擇日斬首。蘇將軍繼續審問王宏茂。”黎煜文發話讓王尚書又隱隱覺得還有希望。
瑜王此時不敢太明顯給皇上提出想法和意見,現在他有太多未知的東西要去確認,太多事情不知不覺中慢慢脫離了他的掌控。
蘇相思一大早用過早飯,在眾多下人的視線中,麵無血色,哀愁著一張臉進了馬車又去兵部尚書府。
下馬車前重心不穩還踉蹌幾下險些摔下馬車,周邊的百姓更好奇了,尚書府的人不待見她,為何還連著兩天來討嫌。
殊不知,兵部尚書府裡早就備好滿桌的瓜果點心,裡麵的人眼巴巴的等蘇相思快些到。
蘇將軍府裡的其他主子,知道蘇相思又去求人情了,在各自的院子裡做美夢即將能官途亨通。
難得李尚書下朝後不去兵部直接回府邸用午飯,隨口提及幾句私鹽的審判。
“王尚書是個明事理的老臣,朝廷裡能有這樣忠心為民的官臣不多,可惜啊他的兒子啊。”李尚書感慨甚多,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年紀也一同走到差不多的官職上,本在堅持一段時間就能退下享受天年。
這件事無論如何處理都會影響到王尚書,即使皇上不牽連到家人,王尚書以後心裡都會有個大疙瘩了。
“現在皇上讓父親繼續深查,王尚書現在是打算革職了吧。尚書的位置空缺,皇上又要頭疼好些天了。”
王尚書驚歎看向他這個外孫女“相思還真說對了,下朝時候王尚書就去找皇上了。十是談革職的事。”
年邁衰老的老臣此刻就跪在他的跟前,黎煜文心裡百般不是滋味。這位老臣的忠心他從未懷疑過,隻是兒子投靠了最不該的人。現在動不了背後的人,隻能暫時讓他兒子替罪。
“快扶王尚書起來賜座。”
王尚書不肯起來,依舊跪趴在地上“皇上不答應老臣辭退,臣便長跪不起。”
“朕可以保證不會牽連到王府其他人,但是王宏茂定是留不得了。”
黎煜文每說一句話,王尚書趴得越低。他知道要麼整個王府陪葬,要麼保全一個人。他不是任性妄為的人,該如何選答案也明擺著。
按照欽定的律則,這等大事誅九族還算輕,皇上這般作為是想保全王家的顏麵。他也不忍心自己在高位上眼睜睜看兒子斬首。
太上皇退位之時,拜托他能輔佐新帝穩固朝綱,現在是愧對於忠烈的列祖列宗和太上皇。
似乎看透了他的想法,黎煜文親自扶他起來寬慰道“朕現在不能在革職書上蓋章,待有合適的人選朕定會和尚書商量。”
有了這句話,王尚書心裡愈發慚愧,無臉麵對皇上,無臉回家給個交代。
在牢房裡渾渾噩噩的王宏茂成了兩方勢力的最重要的一個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