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相思不相負!
蘇軒在蘇老將軍書房裡呆了一個半時辰才一臉死灰出來,沒人知道蘇老將軍到底和他說了什麼無人知道。
本想借著京城裡姑娘多,趁機給琉仙閣把名聲打得更響順便壓漣漪小築一頭。結果倒好,現在惹得一身腥。生意下滑不說,還被路過的百姓指指點點。
這一堆事情接二連三下來,心裡狂躁不安。瑜王那邊也遇到一些事情,臉他這邊也被盯上。總有預感京城要變天了。
倒是第三天時候,趙老爺和蘇軒都以談生意的名義離開京城,而臨安城縣令也沒有把此事鬨大,也跟著蘇軒的後腳低調離回臨安城,一路上有人暗中護送,倒也沒有發生任何事。
趙老爺和蘇軒花重金請的刺客沒能留下一個活口,以為縣令老爺身邊有不少高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
或者說,暫時不能動。
宋夢彤每日清早都會和蘇依玲按時去給蘇老太太請安,說是對佛經也非常感興趣。蘇老太太一高興,還提點了她幾句。
宋夫人也想回太史府探親,可惜吃看個閉門羹,在太史府門口險些哭暈。臉色蒼白,身形纖弱的夫人哭得梨花帶雨遲遲不肯離開,惹得圍觀百姓心生憐惜。
回到蘇將軍府居然還找李琴瑟傾訴心裡痛苦,隻因是李琴瑟也被兵部尚書冷言冷語對待,大年初二都不能回娘家過年。
蘇相思陪在一旁耳邊全是哀泣的聲音,昏昏欲睡想翻個白眼。拉著母親哭了半天也沒掉出一顆眼淚,說得口乾舌燥也沒說到重點上。
相比蘇相思,宋夢彤和蘇晴走得更近些。才來京城裡五天時間就把最熱鬨的鋪子和景色都逛了個遍。
就差沒把京城裡的貴人都認識個遍。
聽聞蘇晴給常春院那母女倆送了些東西過去,蘇相思也隻能照著規矩也差了個丫鬟隨意送些東西過去。
聽竹院每一個東西都比其他兩個院更精貴。
蘇相思收到和青城鬨水患消息時候,黎煜文已經敲定讓蘇勉和蘇茗瑾帶著物資銀子去整治災情。
冬天有雪災凍壞糧食和家禽,夏季有水災和旱災。每年都有很多村莊和百姓都因為災情的嚴重民不聊生。
這種時候就要看萬人敬仰的皇上該要如何解決這些災情,如何穩定民心。
去災情險地有無法預估的危險,每年也有不少士兵投身到救災裡。這樣的險地隨時都會喪命,但是這樣的重任同時也是朝廷百官裡最想得到這樣的差事。
除了領兵打仗,去救災便是立功的大事,得賞賜,能晉位。每年有災情時候朝堂裡都會吵成一片,誰都不服對方推薦的人選。
今年的水災來得很突然也很早,還是從未發生過任何災情的和青城。瑜王和明王正打算第二日早朝之時舉薦自己的人。
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皇上就已經把這個重任交給蘇勉蘇將軍。
這個決定有點耐人尋味,皇上是天下之子,百姓最信任崇敬的人,民心就是江山。天子之位也是最誘人,誰都想坐上那個位置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利。
每一任皇上最忌諱的就是官臣的比自己更得民心,就會從各方麵壓著牽製住官臣的權利。或者讓兩個人權利平衡,從不偏袒誰。
蘇將軍府從邊境回來之後得了厚賞無可厚非,大家還發現一些異常。
朝廷議事時候皇上偶爾喜歡聽蘇老將軍的意見,甚至給了一些特權,也沒把兵符收回來。
這次還直接任命獨自去處理這樣的大事,以前可是要兩名或者三名官員一同前去。這次處理得完美,那麼功績全被蘇勉父子給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