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上清九代主!
趙墩柱琢磨了一陣兒,覺得既然能問緣由,哪怕答應了,真有什麼不利的事情,臨時毀約不就完了嗎。
“俺應下了。”
李清源笑道“應下便好,那貧道現在就要做第一件事。”
說著,他把筆墨取來,運筆如飛,霎時間連續寫下三首詩句。
“春雲如獸複如禽,日照風吹淺又深。誰道無心便容與,亦同翻覆小人心。”
“聚散虛空去複還,野人閒處倚筇看。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
“嶺上白雲朝未散,田中青麥旱將枯。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詩文隨書一氣嗬成,筆如蒼龍氣勢磅礴,趙墩柱看的兩眼發直,半晌才道“什麼意思?”
李清源笑道“你把這三幅字帶回去,順序不要亂。回去後,先拿出第一幅字,通過袁成瓚遞給縣令,再十日,拿出第二幅字。再有七八日,拿出第三幅……”
王秀娥盯著詩句,默讀良久,恍有所悟。
“道長,這是三首諷‘雲’詩?”
李清源點頭。
他前者曾贈給袁成瓚一副字,同樣是以雲喻人。
不過這次有所不同。
三首詩,措辭從犀利謾罵,轉為略有譏諷,之後又好言勸慰。
展現的是筆者由氣急敗壞,到無可奈何的心緒。
他見二人都不能領會,隻得解釋一番。
“禦寇之事,要防備縣令從中作梗。袁成瓚雖把事情透露給你,也要小心其人乃兩麵間諜。”
“二者看到第一幅字,必心懷驚懼,暗中戒備貧道。但時間一久,極有可能再次作祟,這時候你把第二幅字拿出,便能穩住兩人。”
“等準備充足,再拿出第三幅字……”
而那時,李清源已經有了足夠之力,第三幅字就是示敵以弱,誘其出手。
哪怕對方按兵不動,他也會上門找碴。
當然,這三幅字還有更深層的用意,眼下卻不必多解釋了。
聽到這,趙墩柱算是服了,憨笑道“哈,道長心眼真多,俺要是有你那份本事,早把孔令暉拉出來揍一頓,哪來那麼多彎彎繞繞。”
其實我也想這麼做來著的……
李清源道“便就如此吧,二位可先行一步,貧道料理了觀中事務,也會再入鳳棲城。到時還需趙縣丞配合行事。”
趙墩柱一愣,追問道“那野神的事兒呢?”
王秀娥拉了他一把,李清源一笑“此事牽一發動全身,須步步為營,待貧道料理完俗務後,再來處置。”
他還想追問,李清源卻再次端起茶碗,王秀娥趕緊拉了他一把,趙墩柱這才帶著書和字,不情不願的告辭。
等二人走後,李清源坐在椅上閉目沉思。
實際上以現在的香火錢產量,足夠他每日兌換修煉所需,他本可按部就班修煉,一月後先天可期。
但修成衝脈後,加上今日又得了《靈息貫蹻密解》,他又改變了之前想法。
同樣是先天,常人是六重絕頂突破,但有人卻是七重、八重。
像他已經開通衝脈,再修行《靈息貫蹻密解》,開一陰一陽蹺脈,等通脈絕頂後,就是八重絕頂。
那麼有沒有人能修煉到九重、十重、甚至十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