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撤離計劃,被稱為K號作戰,預計在1943年1月底實施。
而日軍聯合艦隊司令部和陸軍第八方麵軍司令部是在1月4日接到的大本營命令,但行動卻是很快。
尤其是海軍。
瓜島戰役打到現在,損失最大的反而是海軍。
陸軍就算是死了一兩萬人又如何?
海軍這邊卻損失了幾艘航母,甚至還有4艘戰列艦。
還包括大量的重巡、驅逐艦和飛機。
陸軍這邊雖然沒有海軍損失大,但海軍這邊都不願意增援瓜島了,陸軍這邊也隻能撤退。
在大海上,沒有海軍的配合,陸軍隻能被困在一個個島嶼上。
為了撤離瓜島,日軍也做出了周密的部署。
首先第17軍收縮戰線,在準備總攻的掩護下進行撤退的各項準備;
其次直到撤退開始前,仍必須以各種方式全力繼續對瓜島的補給,以維持部隊的戰鬥力,並在運送補給品的同時撤離行動不便的傷病員;
接著迅速在中所羅門群島修建航空基地,加強對瓜島的空中作戰;最後動員儘可能多的船隻,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以各種手段將瓜島的部隊撤出。
隻能說想法挺好的。
為了迷惑美軍,日軍甚至還通過東京快車的方式繼續向瓜島增兵。
雖然人數不多,但卻可以迷惑盟軍,讓盟軍以為日軍不會放棄瓜島。
同時展開代號“東方牽製行動”,吸引盟軍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為了壓製美軍的航空兵力,日軍將東南太平洋地區的約100架陸軍飛機和約200架海軍飛機集結到拉包爾。
原計劃從1月25日以後,對美軍在瓜島和聖靈島的機場進行多次空襲。
可惜空襲了一次瓜島機場,結果還失敗了。
畢竟李航指揮的瓜島航空隊可不是擺設,直接斷了日軍的希望。
而且日軍還在新喬治亞群島修建了一座蒙達機場。
原本是為了壓製瓜島航空隊,可這座機場從修建之日開始,瓜島航空隊隔三岔五就去轟炸。
到目前為止,一共被炸五次。
其中兩次,日軍還從拉包爾出動飛機前來增援,也遠水解不了近渴。
最終日軍看到坑坑窪窪的機場跑道,直接放棄了。
因為他們是看明白了,盟軍不可能讓他們修建好機場。
在跑道修建地差不多的時候,空襲就來了,然後就是之前的忙碌都白忙活了。
因此日軍也不修了,就這樣吧。
日軍對於瓜島航空隊和李航可是恨得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
“司令官閣下,海軍那邊在27日和28日在瓜島附近遭遇了美軍的艦隊,雙方發生了交火。
從海軍通報來看,他們擊沉了3艘美軍巡洋艦。”
在拉包爾第八方麵軍司令部,一名少將正跪坐在一名中將麵前,更是小鬼子第八方麵軍司令官今村。
“3艘美軍巡洋艦?看來海軍又贏了?
可這種規模的海戰,就算是贏了,也無法改變瓜島那邊的現狀。”
今村中將搖了搖頭,也沒去質疑海軍的戰報是否準備,他隻關心瓜島那邊的軍隊能否撤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