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盟軍主力的美軍第四十三步兵師卻是一支毫無戰鬥經驗的部隊。
這支部隊剛由新英格蘭的國民警衛隊改編而成,隻經過數周的叢林戰訓練,麵對日軍的殊死抵抗,顯得束手無策。
在南岸登陸的是美國第四十三步兵師的主力169和172步兵團。
按照之前的計劃,上岸之後,172團立足海岸,169團深入內陸,兩個團互為犄角。
可是到了計劃進攻機場的7月4日,兩個團前進了不到2.5公裡.
額,這是什麼概念?
按照戰前製定的進攻發起線,這兩個團連進攻發起線的邊都沒摸上。
說起來,172團離海岸近,師屬的工兵邊前進邊修路,大家戰天鬥地就行了。
169團的狀況就糟糕了,因為他們除了處理漲水的急流,難以通過的叢林和不穩當的立足點之外,對麵真的有日本兵。
。。。。。。
“威廉,我認為可以讓中國人的傘兵旅上。
新喬治亞島的環境太惡劣的,到處都是河流和沼澤,下麵的部隊推進速度太慢了。”
努美阿,當得知第43步兵師的推進速度十分感人後,哈蒙中將就有些坐不住了。
可是赫斯特少將並未求援,自己也不可能因為一時攻擊不順就解除對方的職務。
不過在哈爾西麵前,哈蒙還是忍不住抱怨。
“馬德,在戰前製定作戰計劃時,你不是認為僅憑第43步兵師和37步兵師可以完成此次作戰任務嗎?
十天結束戰鬥,今天已經是第八天了,我似乎沒有看到占領蒙達機場的希望。
而且此時調中國人的傘兵旅參戰,豈不是證明美利堅的部隊不如中國軍隊?”哈爾西提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即便是特遣航空隊和之前的傘兵團在瓜島作戰中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但在美軍眼裡,中國軍隊隻是請來的一支雇傭兵。
傘兵部隊隻是順帶,之前美軍其實需要的是一批與日軍零式戰鬥機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飛行員,挨過最艱難的時間段,減少美軍飛行員的損失。
瓜島戰役後,美軍這邊也起來了不少飛行員。
不管是陸航,還是海航,都對零式戰鬥機有了深刻的認識,也知道怎麼對付這款日軍主力戰鬥機。
這樣一來,特遣航空隊的存在似乎也沒有之前那麼重要了。
當然,特遣航空隊依然是美軍比較看重的航空隊,不然也不會讓李航擔任新的仙人掌航空隊指揮官,指揮超過五百架各式戰機的龐大航空隊。
“我隻是覺得可以更快地結束戰鬥而已。我的小夥子們作戰經驗並不豐富,麵對這麼複雜的環境,有些不適應。
當然,威廉你若是肯給我一個師的海軍陸戰隊,那就更好了。”哈蒙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目的。
相比於要傘兵旅,哈蒙更想要一個師的海軍陸戰隊。
經過瓜島作戰,海軍陸戰隊這邊的表現很不錯,起碼比哈蒙手中的步兵師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