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是挺殘忍的是吧?
其實除了要國有的那些行業外,其它的重工業並沒有阻止本地華人資本進入,而是這些華人資本沒實力、也不敢進入。
重工業動輒就是幾百、幾千萬美元的投資,哪個華人資本敢來冒險?
就算是古晉王家在巔峰時,也隻是進入金融、海運、農業這些行業,而不敢進入重工業。
或許有當時英國殖民者的不允許,但就算是英國人放開,也沒幾個敢進入。
主要還是抗風險能力差了,這要是賺錢了還好說,可要是虧了,基本上得把大部分家產虧進去。
所以婆羅洲的情況,後麵十有八九會以國有資本和大型財團占據國民經濟的絕大部分行業,普通資本則是雲集於第一產業、第三產業以及第二產業的輕工業。
當然,後續也有可能會有一些普通資本崛起,但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
“張會長,總部那邊真的決定要在婆羅洲新建十所大學?建成後還都捐給自治政府?”
李誌陽和陳露兩人在婆羅洲隻待了四天就離開了,他們還得趕回美國去處理資產和後續投資的問題,自然也沒時間在這裡多待。
隻不過他們剛走,正忙著把在新福(詩巫)一些學校搬遷到古晉的張傑汝和吳燦二人就急急忙忙來找張亮。
兩人一人分管教育,一人分管宣傳。
最初並不是南華聯合會的人,但都在兩年前加入了南華聯合會婆羅洲分會,自然也就是自己人了。
之前軍管會是建過幾所大學,但都規模不大,分彆有一個師範學院、一個醫學院以及一個軍校。
如今得知南華聯合會總部要捐建10所大學,兩人自然坐不住了。
“原來是張委員和吳委員,這件事的確是真的。是總部這邊提議,有李長官夫婦出資,九個省市各一所專科類大學,外加一所綜合類大學。”張亮笑著解釋。
“真的?李長官夫婦實乃大德啊。什麼時候可以到位?”張傑汝連忙問道。
“五年內吧。
現在還得先把籌備組組建好,然後選地修建,沒那麼快的。”張亮知道眼前兩人為何如此激動,但還是把情況說清楚了。
“五年?倒也不錯了,隻是對這籌備組的事,可是由我們教育部門統一負責?”張傑汝連忙問道。
“牽頭由自治政府派人,你們教育部門肯定要參與其中,但這件事沒這麼簡單。
後麵總部也會派人,到時候共同成立一個總的籌備小組,然後再分工。”
“是該如此,是該如此。隻是這大致規劃?”張傑汝繼續追問。
“按照總部那邊的意思,東海、東南、山南和沙州四省各建立一所師範學院,統一開設教育、文學和法學三院。
中州、越州、古晉和東山四地各建立一所理工學院,統一開設數理、工學、化學和農學四院。
蘭芳開設一所醫學院,開設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藥學、護理和生物五院。
至於綜合類的大學,命名為南洋大學,開設文學、法學、數理、工學、化學、經濟、建築、生物、曆史九院。
這些都是暫定的,後麵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細微調整。”張亮把情況介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