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小鬼子完蛋了!”
台中州,員林郡,也就是後世的彰化縣下轄的員林市。
在員林和南投交界的山上,鄧玉坤一邊吃著手下人削好的鳳梨,一邊看著手中那份傳單,不禁大笑起來。
島上的鳳梨有兩種品種,一種是910月收果的,一種是11月至次年4月收果,鄧玉坤吃的就是後麵的品種。
之所以他能吃到鳳梨,倒不是因為這是啥什麼稀罕物。
在島上其它地方可能是稀罕物,而在員林卻算不上。
因為員林和彰化、南投並稱島上的水果集散地,這三個地方的食品加工行業比較繁榮,尤其是蜜餞和鳳梨。
一群先遣隊員吃的鳳梨都是旁邊那個果園裡摘的,而這個果園卻是山下一個大漢奸的產業,自然不用愧疚。
而鄧玉坤等人出現在這裡,自然是因為留守南投活動的劉冠誠部日子不太好過,加上鄧玉坤等人在台中那邊乾了一票大的,也需要避避風頭。
於是乎,他就帶著麾下的主力轉移到了南邊。
原本是打算襲擊南投的日軍據點,但因為日軍加大了防守,於是鄧玉坤這才改變了目標。
直接來到南投和員林交界的山裡,準備對員林發起進攻。
當然,選擇員林,自然是因為這裡也算是個人口大鎮。
有著人口近十萬人,但是日軍在這裡的防守兵力卻不多,並沒有日軍正規部隊,隻有一個小分隊的憲兵,然後就是一些警察這些。
總共兵力加起來也就幾十人而已。
之所以駐軍不多,因為這裡雖說是水果集散地之一,但並不是什麼戰略位置很重要的地方。
即便是這幾個月因為先遣隊的活動,導致日軍加大了臨山城鎮的防守,但員林並不靠近先遣隊活動的中部山區,畢竟東邊還有一個南投。
這裡除了日軍防守兵力不多外,人口和資源都比較豐富,應該能獲得不少先遣隊所需物資。
而且這次也是一個嘗試,畢竟也算是深入日軍統治腹地了。
“沒想到盟軍的速度這麼快,居然攻占了衝繩島。接下來,怕是要對日本本土發起進攻了。”一旁的劉冠誠也不禁感慨。
很明顯,他也相信了傳單上的內容。
或許是為了讓隊伍中的本地人相信,所以他們幾個領頭人物就得先相信,這才能讓本地人更加確定傳單內容是真的。
“要是盟軍真的進攻日本本土,那豈不是更好?看來小鬼子是真的要完了。”鄧玉坤有些激動。
在兩人討論傳單內容的時候,一應隊員其實都在討論,畢竟傳單也不止這一張。
大部分人自然相信傳單上的內容,但隊伍中一些本地人卻是不太信。
或許是日軍的淫威已經深入他們的心中,一時半會兒無法扭轉這個印象。
但看到周圍的人都在說這是真的,這些原本不是太信的隊員也開始相信起來。
而戴長明等已經堅定聽從先遣隊領導的本地人心中,卻是很堅信傳單內容。
因為這幾個月以來,多次行動的順利,也讓他們意識到日軍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
畢竟如今的日軍早就不是幾年前、甚至十年前的日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