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經理,你們就選這裡作為報社辦公點?”
李安民來到臨河不遠的一處還算是完好的建築旁,仔細打量著周圍的情況。
在這處建築的正門上已經掛上了一個牌子“南華日報社”。
這正是搬到仰光的《南華日報》。
作為緬甸最大的中文報紙,其自然不能隻局限於緬北。
隻是暫時局勢不明,自然不會把總部搬過來,隻是派了一個經理過來籌建分社。
“是的,李委員,這處房子還算是完整,也沒有主人。而且後麵寬闊,適合建立印刷廠,加上靠近碼頭,也方便印刷機器的運送。”劉經理解釋道。
彆看仰光分社暫時名義上是個分社,但其實就是在按照總部打造,等後來時機成熟,說不定就把總部搬過來了。
因為機器設備都是新的,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從美國發貨了,算算時間,也快到了。
“行,你們確定好就行,我就不過多乾預了。
不過等機器到了,就得儘快調試,然後分社要抓緊正常運轉,我們在宣傳上不能落下。”李安民提醒道。
“李委員放心,我們會很快進入正軌的。”劉經理當即保證。
在如今,《南華日報》不僅是緬甸銷量最多的中文報紙,也可以說是緬甸最多的報紙。
在日軍扶持的偽緬政府時期,自然也是有報社的。
可在之前盟軍反攻期間,為數不多的報社都毀於戰火。
就算是想要恢複營業,也麵臨著英國人的清算。
這樣一來,短時間還沒有可以威脅到《南華日報》的報紙存在。
要知道在3月的時候,《南華日報》的銷量最高時就有差不多三十萬份,整個3月平均銷量也有二十萬份出頭。
這實力可見一斑。
當然,因為周一到周五的版麵都不多,也就4個版麵,周六和周日是特彆版,一般是8個版麵。
但是在每個月最後一周的周日會是16個版麵。
之所以平時就4個版麵,主要還是內容問題。
彆看緬北誌願隊現在轄區內的華人有一百多萬人,但能報道的內容其實並不多,畢竟是日報,每天都出一期,哪有那麼多內容報道。
而且版麵太多,價格就會偏貴,很多人買不起。
周末的特彆版則是報道一些相對重要的事,周六是國內的一些大事,周日是國外的大事。
至於每月一期的16版則是集中報道國內外一些典型的大事,主要以國內事件為主。
例如去年底桂柳會戰戰敗、國府的貪腐問題,還有今年轟炸日本、局部反攻,這些都是很多在緬甸的同胞都很關心的一些事。
當然也會報道誌願隊轄區內的一些政策講解,例如土地政策。
雖然南華聯合會緬甸分會現在並未演變成政黨,但已經有這個趨勢了。
將來,這份報紙就會成為黨報或者誌願隊實控地區的官報,也是搶占輿論高地的高地。
因此,《南華日報》不僅要在緬北實控區發行,也要在其它有著一定華人數量的城市發行,尤其是中大城市。
曼德勒那邊的分社在上個月就已經正常運行了。
隻是分社這邊發表的內容跟在誌願隊實控區發表的內容有些不一樣,免得去觸動英國人的神經。
如今的局勢,並不適合跟英國人直接開撕。
再積蓄一兩年實力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