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並未直接前往婆羅洲,而是搭乘自家南洋航空的航班,還專門包了一架飛機。
因為隨行人員有些多。
除了他和陳夢瑤外,還有自己的副官和手下參謀,還有護衛以及幾名特戰隊的士兵,一共15個人。
除此之外,還有行李這些,隻能包機。
在李航正式離開空軍前,他把傘兵三團和特戰隊也從日本調了回來。
按照國府的意思,後續會派一個精銳的步兵師去日本作為駐日軍隊。
回到國內,特戰隊就解散了。
一部分人選擇留在國內,並被編入了傘兵。
剩下一部分則是表示跟著李航走。
帶頭的就是劉峰和李撇兒二人。
跟著他的占了大半。
李撇兒則是帶著六個人保護他的安全,劉峰則是帶著剩下的人直接坐船去婆羅洲。
後續安定下來,這些特戰隊員的家人也會被接到婆羅洲去。
或許是知道李航的飛機,第七大隊這邊還專門派了2架戰鬥機打著訓練的名義來護送,抵達邊境附近空域後這才返航。
最後飛機在臘戍機場降落。
臘戍機場屬於軍民兩用機場。
機場上此時就停著6架民27式G型天蓬戰鬥機,隻不過塗裝換了。
換成了此時的緬甸國旗。
嚴格來說是英屬緬甸國旗。
旗麵為藍色旗麵,靠近旗杆一側上方為英國的米字旗,右側黃色圓圈中,則是會有緬甸傳統的孔雀開屏圖案。
雖說緬北自治區有自己的武裝,但此時還沒鬨獨立,還在積蓄力量中,就沒打出自己的旗幟。
除了6架民27式G型天蓬戰鬥機外,機場上還停有一架C47改的客機。
隨著戰爭結束,美國在二戰期間生產的C47運輸機出現太多的存貨。
所以就對外出售了一些。
南洋航空就趁機買了不少,用於改裝為客機。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買DC3,自然是因為在戰爭期間,道格拉斯公司的產能主要都用來生產軍用版的C47運輸機了。
如今買二手的C47運輸機可以說是物美價廉,改裝一下就可以作為客機。
而南洋航空也靠著這些飛機成為了此時南洋地區最大的航空公司。
擁有二十多架C47運輸機,而且還在計劃購買更多的。
而南洋航空在南洋能抵達的城市,除了婆羅洲那邊的城市外,還有臘戍、曼德勒、仰光、曼穀、吉隆坡、檳城、新加坡、西貢、河內、馬尼拉、棉蘭、巴達維亞等等。
國內這邊,除了成都、昆明、貴陽、桂林等省會城市外,一些非省會和中小城市也有登機點。
例如保山、海口、廈門等。
李航抵達臘戍,緬北自治區和已經從誌願隊改為緬北人民軍的軍政高層能來的都來了。
一時間機場這邊十分熱鬨。
各種車輛雲集。
如今緬甸國內的反應浪潮很高,尤其是之前因為古晉慘案一事引發的示威遊行,更像是一個開端。
目前緬族那邊政治團體正在各種鬨。
緬北自治區這邊還好,畢竟華人當家,英國人根本摻和不進來。
曼德勒要亂一些,但依然可控。
可曼德勒以南地區就不是多安靜了。
此時英國可以說頭大地很。
好在有著上萬軍隊的華人武裝沒有起來鬨事。
而緬北自治區和人民軍沒起來鬨事的原因也簡單,沒空。
目前都忙著戰後恢複、發展經濟,哪有空去跟緬族一起反英。
你先反,我們在後麵聲援。
雖說不仗義,但華人和緬族本就有矛盾,沒給你背後捅刀就不錯了。
“這臘戍的變化倒是很大,跟我上次來根本就不是一個樣了。”
走在臘戍的街頭,李航不禁有些感慨。
“得益於長官和總部的支持,如今緬北自治區這邊發展都很快。
尤其是臘戍這邊,開設了多座中文學校,很多華人子弟都有機會讀書。
尤其是,臘戍人口,目前已經有30萬人了,當之無愧的緬北第一大城市。
要是再發展幾年,我們在緬甸的基本盤更加穩固。”一旁的李會長當即解釋起來。
“現在整個緬北自治區有多少華人?”李航問起一個關鍵問題。
“有190萬—200萬的樣子,具體的數字暫時統計不出來。”李會長如實說道。
“我記得去年這個時候華人不就有130萬嗎?怎麼一年時間,才增加60萬?”李航一臉疑惑。
李會長以為李航是不滿,連忙解釋起來,“長官,這其中有些原因。”
隨即李會長認真解釋起原因,李航聽後,這才明白怎麼回事。
在抗戰勝利後,國內過來的移民就少了,甚至還有回去的。
在抗戰勝利之前,每個月差不多有10萬華人,從各個口岸進入緬北自治區謀生。
但抗戰勝利後,這個數字就銳減一半。
大致是覺得抗戰勝利,國內的日子會好過些,所以很多原本有想法的人,就放棄了。
不想背井離鄉。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華人離開了緬北自治區,去了南方的曼德勒、仰光等地。
如今仰光的華人都有五萬以上,可能更多。
曼德勒也差不多有十萬華人。
還有其它城市的,加起來估計有25—30萬的樣子。
論人口規模,華人肯定是當之無愧的第二大種族,但還是沒有緬族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