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東山市,李航自然來看看正在建設的南華汽車公司。
若是站在婆羅洲的角度來看,這家公司似乎更像個合資或者外資公司。
這家公司有著三個股東。
大股東美國的SD公司,持股51%。
二股東美國吉普公司,持股29%。
三股東南華銀行,持股20%。
可吉普公司和南華銀行第一大股東又是SD公司。
名義上是個合資公司,實際上就是一家。
目前南華汽車公司還在建設中,未來的產品也比較單一,初期隻生產0.25噸的4*4吉普車。
預計在46年底建成投產。
設計的年產量為1000輛。
不要覺得少,因為婆羅洲的汽車工業就是零基礎。
不過好處也不是沒有,婆羅洲的橡膠產量不低,倒適合輪胎行業。
因此李誌陽就在東山市開了一家輪胎公司,短時間內就給南華汽車公司提供輪胎。
除了這兩家拿得出手的企業外,東山市其它工業都以木材和食品加工為主。
倒是也有一艘造船廠,但目前隻能造小型漁船,連發動機那種都沒有的。
說是造船廠,都算是抬舉了。
但想到東山市原本的情況,也沒法在一年多的時間就成為工業強市。
沒個幾十年,很難發展起來。
東山市的商業在婆羅洲各大城市中發展算是比較快的,尤其是在婆羅洲一統之前,義勇軍就收複了這裡。
後麵盟軍短暫進駐過東山市,也給東山市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活力。
而且還一度成為了盟軍的供應商,雖說規模不大,但對於當時隻有一二十萬人口的東山市來說,也算是一項收入。
隨著抗戰結束,東山市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期,人口、經濟和教育等都是如此。
如今人口規模已經躍居婆羅洲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古晉。
第三是坤城,第四則是新福。
“你們說要是這整個海灣沿岸都能遍布城鎮,這將是什麼規模?甚至還可以跟海灣對麵的島嶼中間修建一座跨海大橋,就像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一樣。”李航站在東山市的海邊,看著偌大的海灣,若有所思。
若按照他的設想,這個海灣將成為婆羅洲最繁榮的地區也不為過。
但難度很大。
“按照長官的設想,怕是東山市的城市規模可能有三五百萬人。
就算是國內那邊,上海的規模怕也沒有這麼大。”一旁的東山市市長忍不住說道。
“現在是不容易,但未來的事,誰又能說好。
王市長,你作為東山市第一任市長,更應該考慮長遠。
在城市規劃上,更應該眼光放長遠。
不一定現在就要超前規劃,但需要給未來城市發展預留空間。
我看東山市現在的人口問題似乎已經有些明顯了,是移民的原因?”李航一邊敲打,一邊詢問情況。
王市長連忙解釋,“長官明鑒。
的確是移民的問題。
從去年整個婆羅洲光複到現在,一年時間,東山市湧入了十萬外來人。
其中有七萬來自國內或者南洋其它地區的華人移民,剩下的則是從沙州省等地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