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同誌2票,排名第二;
李誌陽同誌0票,排名第三。
現在我宣布,李航同誌以59票高票當選南洋華人聯合會第一任正式會長。
大家鼓掌。”
當熱烈的掌聲響起後,與會人員的臉上激動之餘,不少人都神情各異。
很簡單,原本以為李航會全票當選,沒想到隻得到59票。
而張亮居然有2票。
眾人看來,都不用想,肯定是婆羅洲分會或者總部這邊的人投的。
隻是這2票,還不如不投棄權。
張亮此時都有殺了那兩人的心都有,到底誰投的?
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嗎?
所以他鼓掌的時候,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眼神不時瞥向那坐姿挺拔的男子。
但對方臉上並無異樣。
這件事就這麼過了。
會長選了,自然要選副會長。
副會長七人。
其中六個就是六個分部的分會長,隻是這次是正式確立名分。
剩下那個則是選起來協助會長處理日常事務。
然後就是秘書長。
接下來的事情就多了。
確定章程、指導思想、會員選拔製度、紀律等等。
都需要與會代表討論確定。
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
即便是會前,初稿已經擬定好了。
但那並不是最終版本。
在非南華聯合會的列席人員看來,這不就是成立一個黨派嗎?
但其實並不是。
其實南華聯合會就類似於共產國際,對各分部有非常強的影響力。
各分會會長必須由總部這邊任命,否則無效,也會停止支持。
“各位,關於南華聯合會會員是否分總部會員和分部會員?”討論中,有人就提出了疑問。
“我覺得應該要有所區彆。”
“若是區彆開來,豈不是涉嫌歧視?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宗旨而做事,為什麼要分總部會員和分部會員,我覺得不應該分設。”
“若不分設,如何確定各分部的會員數量?”
“很簡單,由所在分部地區的華人數量來決定。例如一百人或者幾百人產生一個會員,有名額才能發展新會員。”
“幾百人中選一個,豈不是會產生很多會員?又如何管理?
就像婆羅洲,豈不是可以產生上萬名會員?”
“那就提高比例,一千人或者一萬人中產生一個。
對於聯合會的會員,我覺得寧缺毋濫。
我們要的是能代表華人利益的優秀精英,不能單純看數量規模。
因此可以提高門檻。
反倒是各分部組建的黨派,黨員如何發展,由各黨派自行決定。”
“也不能放任,隻是條件可以寬鬆些。如果聯合會會員要求一萬名華人中產生一人,各分部組建的政黨就可以把比例降到一千比一或者一百比一。”
“這個可以。”
“那各分部隻能組建一個黨派嗎?”
聽到這話,不少代表都有些驚訝。
啥情況,現在就開始搞分裂了?
這才開始啊!
眾人隨即看向李航,後者停下手中的筆,認真說道,“暫時不行。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集結各地華人的力量,為華人同胞爭取利益,有什麼矛盾都得克服。
因此在短時間內,一個分部隻能產生一個黨派,黨派負責人原則上就是各分部負責人。
至於這位代表所說的事情,那是以後的事。
一個組織的規章製度不可能一成不變,我們現在隻談適合現在的。
若是將來,客觀條件發生重大改變。
需要改變的時候,我們再改變便是。
但現在不行。”
對於李航這話,眾人還是比較認可的。
現在就要集中力量做大事,若是現在都開始一盤散沙,還怎麼去反抗英荷的殖民統治,怎麼去凝聚華人力量對抗其他民族?
因此這個觀點就以壓倒性的優勢全票通過,並寫入了相關的規章製度。
當然,這也反映出一些分部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但這都可以通過製度去改變。
分部負責人不行,彈劾罷免便是。
總得來說,整個過程都比較順利。
即便是遇到一些細節的問題,也可以采取民主集中製,少數服從多數。
除非事關原則問題,李航會率先舉手表決外,對於不違背原則、可變可不變的細節問題,他都不會率先舉手,以免影響其他人的決定。
就這樣,整個會議都按照既定議程,逐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