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一北,數道水箭交叉穿過,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
有人馬上想到了,這就是孩子們常玩的水槍。
小孩玩的水槍,都是竹筒的一端鑿一個小眼,另一的竹節打通,用一個棍子綁上布條塞入。
棍子一抽,水就從小眼進入筒內。
棍子一推,水就從筒內激射出去。
林靈素和李少言正在操作的東西,是一個超大號的水槍。
有人發現,這個竹筒的前端是白瓷,上麵布滿了均勻的小眼,相當於澆花用的噴壺。
之所以能夠同時噴出均勻的數道水箭,主要是增加了這個部件。
此時,兩個方向的水箭相互交叉而過,有的中途相遇,又激出了細小的水珠。
水霧也產生了,離水箭較近的人們,麵上已有了微微的涼意。
“彩虹,彩虹,彩虹!”
一陣驚叫聲響起。
徽宗驀地站起身來!
彩虹真的出現了!這一南一北交叉穿過的弧線,在陽光的照射之下,發出了七種彩色的光芒!
這和大家以前看到的真實的彩虹一模一樣,隻是這個彩虹,更近,近得可以觸摸。
徽宗激動了,走出來,到彩虹之下,手揮了揮,水珠滴到他的身上,也渾不在意。
這就是彩虹?這樣也能做出來?
宗舒走過去說道“陛下,雨後彩虹。空中有小水珠,才會有彩虹。”
不一會兒,彩虹消失了。
因為,林靈素和李少言把水給噴完了。
其實,宗舒可以借助剛才人們喊出的“祥瑞”忽悠一下徽宗,用“七彩聖光”來證明“君權神授”。
在神化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增添一道神秘的光環。
但宗舒閃過此念就馬上否定。如果他在此時做一個神棍,林靈素和李少言怎麼看?
科學來不得半點忽悠,科學要發展,技術要進步,必須從上到下都樹立尊尚科學的觀念,形成科學的氛圍。
如果用科學的東西,為自己披上神秘的外衣,那就是典型的誤人誤國。
如果是那樣,自己在大宋科學院裡倡導並初步形成的科學理念以及剛剛搭建起來的科學框架,就會轟然倒塌。
“陛下,這並非是什麼祥瑞,而是很自然的一種現象。水珠會使光發生散射,水珠一多,在陽光的照射下,就會產生彩虹。”
“各位,剛才那個裝備,叫做三棱鏡。這些水珠的作用,也相當於三棱鏡。”
宗舒的解釋,讓大家明白了。難怪,一股都是雨後才出現彩虹。
原來是這個道理!
李若水也看到了宗舒一連做了三種彩虹,開始他以為宗舒真的是什麼神人。
一聽宗舒解釋,馬上激動了,這就是格物啊!
難怪,宗舒一直在批評文人百無一用,整天把“格物窮理”放在嘴上,但也沒見格出什麼道理。
宗舒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格物必須和實踐相結合,而不是一味地鑽到古書之中。
宗舒做暖閣時,提出了水壓的概念,一開始大家不太理解。而大家用暖閣時間長了,就明白了水壓是這麼回事。
如果沒有暖閣,如果大家沒有在實踐中操作,怎麼會懂得這個道理?
這才是真正的格物。
宗舒曾多次宣稱“狀元算個屁”,僅從“格物”這件事上,宗舒說得不無道理。
李若水算是滿腹經倫了,也是經常格物。
他格出來的理,都是做人為官之理,並非是自然萬物之理。
此時再看宗舒,李若水感到這廝也不是那麼可憎了。
隻是這廝做人,還是太狂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