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魚為什麼不紮彆的船,偏偏紮向補給船?
難道補給船上有味精提前泄露了?
在海上沒有了補給,基本就是等死了。
現在隻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探明周圍礁石的情況,儘快走出去,到岸上,找集鎮,搞來足夠的糧食和淡水。
這群可惡的劍魚終於消停了,成群結隊地擺弄出水花,耀武揚威地遠去了。
這時,徐兢才讓水手們下水,查看周圍的礁石分布。
一天折騰下來,大家探明情況的範圍還隻是一小片。
等全部探明完畢,估計大家還沒有餓死,就渴死了。
更要命的是,天氣還特彆好,太陽直直地照下來,讓下水的船工們累得脫水。
大部分淡水都在補給船上,其他船上的淡水極少,已經所剩不多了。
繼續下水,就要消耗更多的淡水。
不下水,就等於要困死在這一片,早晚大家都是個死。
現在來一個船隊發現了他們,該有多好。
但這種機率極低!
這個年代,海上貿易並不發達。
加上海麵這麼寬,南來北往的船隻也不好碰上。
宗舒倒是懷念起金雕和海冬青了。
金雕和海冬青在的話,最起碼可以報訊息,還可以從岸上引來救援船隊。
金雕和海冬青屬於北方,難以適應南方濕熱的氣候。
茫茫大海之上,到哪裡找救援?
先不要說救援,最急的問題是淡水,其次是食物。
在海裡,水到處都是,但都是又苦又鹹的,喝了會更渴,還不如不喝。
食物,食物?
宗舒忽然大笑起來,魚,不就是食物?
隻要抓到魚,食物就解決了,淡水的問題也解決了。
生活在海水中的魚,其實一點也不鹹,反而是清淡可口。
海水魚類的生理鹽度與淡水魚類一樣,不到百分之一。
海水中鹽類的濃度比魚類血液和體液內鹽分的濃度要高得多,一般達到百分之三。
生活在海洋中的硬骨魚類具有很強的排鹽能力,它們除了腎臟能排掉小部分鹽分外,還有專門的排鹽器官,即位於鰓片中的“泌氯細胞”。
“泌氯細胞”像一個淡化車間,能使海水淡化,並且效率很高。
宗舒一說要捕魚,徐兢卻是一臉為難。
因為這一百多人船工,都是水手,不是漁民。
船上連漁網都沒有。怎麼捉魚?
這大海與河、河、湖、塘不一樣,捉魚的難度太大。
用箭?看看海魚的速度吧!
箭剛射下去,魚早跑沒影兒了!
用吹針?可能連魚鱗都紮不透!
用砍刀?關鍵是你能不能砍得著!
下海捉?
萬一碰到劍魚或者是其他更加凶猛的魚類,沒抓到魚,反被魚吃了!
徐兢吩咐下去,誰能想到捉魚的辦法,就給誰以重獎。
大家立馬湊到一起想辦法,結果一條也沒想出來。
宗舒忽然叫來徐兢,讓大家不要想了,也不要下海了,先休息半天,等晚上再抓魚。
晚上抓魚?
海裡更是看不清楚了,也不知道會有什麼怪魚在下麵等著,那不是更恐怖?
看宗舒一臉淡定,吳非馬上開心了,宗師,這是有辦法了!
除了徐兢和他的船工們,牛皋、曹宗申、趙元奴等人都舒展了眉頭。
宗師說要抓魚,那一定就能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