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過了好幾個大的集鎮,倒是有客棧,但大多隻食,不宿。
有的可以住,但那條件簡直是太差了,與馬車裡的環境差得太遠。
可以看出來,這些集鎮過去很大,曾經很繁榮,那是絲綢之路上東西方商人留下的痕跡。
終於,宗舒和使團到達了西夏的首府——興慶府,就是現在的銀川。
一進興慶府,宗舒就不由得感歎西夏當初定都於此,很是講究。
“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遊,扼西陲要害”,其地理形勢可以說是易守難攻。
興慶府城西邊就是賀蘭山。
賀蘭山自古以來就是戰爭之山。
此山不僅是匈奴、突厥等遊牧民族南下入侵的後勤基地,也是衛青、霍去病、李靖等大將北擊胡虜的一線陣地。
有了賀蘭山,西夏的西邊就有了天然屏障。
其北邊和東邊,是奔騰不息的黃河,呈幾字形,護衛著整個西夏。
這一片是整個西北最為富饒的地區,可惜的是西夏人仍然保持著遊牧民族的習性。
這裡其實很適合種稻米,現在還沒有引進來。
興慶府雖說是西夏首府,但與汴梁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一個是天堂,一個是貧民窟一般。
當然這裡基本是兩極分化,一部分是皇家居所和宗教場所。一部分是貧民住處。
興慶府城道路成方格形,街道較寬,有崇義等二十餘街坊。皇家手工業作坊集中於宮城宮廳。
宗教場所有承天寺、高台寺、戒壇寺、佛祖院等。
城中皇家的宮殿園林占有很大麵積,有一定規模的宮城。
居民則密集分布於數十個街坊之內,均為低矮的土屋或土板屋。
宗舒帶來的使臣與興慶府取得了聯係,當即被安排在高台寺住宿。
高台寺是西夏重要賓客的住所。
為了安置宗舒等人,高台寺早就做好了準備,房間布置得很有檔次。
屋內的陳設居然是大宋風格,從家具到飾物,都是從大宋運過來的。
從擺放來看,看似隨意,而極具匠心,處處透著極致主義的美學。
整個寺院的和尚們都被安排到了他處,隻留一個住持。
到了晚上,西夏王子親自來請,說是以最高的禮節設宴款待宗舒。
宗舒和如煙、香婆帶有其他使者一起到了西夏的宮城裡。
西夏王李乾順早就等在大殿之中,看到宗舒到來,趕快迎了過來。
怎麼說,這也是一個在宋、遼之間周旋多年的國家,宗舒有些詫異,李乾順是不是有些過了?
宗舒也搶上了幾步,李乾順連忙拉著宗舒坐到了自己身邊。
李乾順的大宋語說得相當順溜。
一番客套之後,還專門提到宗舒在這裡可以隨性所為,特彆是不必行跪拜之禮。
李乾順哈哈笑著說,他知道宗舒在大宋,就很少行跪拜之禮。
我的天啊,這西夏皇帝連自己的這個習慣也了解得如此清楚。
作為一個無官無職的大宋使節,其實隻用有司接待即可,皇帝頂多見個麵、寒喧幾句。
李乾順的表現,真的是有些過了。
對自己太過尊敬,反而讓宗舒有一絲不安。
進入宴席後,李乾順讓他的皇後、王子以及重量級的大臣們一一前來,與宗舒見禮。
儘管宗舒的酒量大,喝的也是大宋頂級的燒酒,但最後也醉得一踏糊塗。
在被送回高台寺時,宗舒這才清醒了一些。
剛剛進入房間,如煙就進了屋子,關上了房門。
這次,香婆沒有跟進來。
宗舒一下子興奮起來,難道,今天,要如願以償?
不,應該是,如煙以嘗。
如煙身上披的綢緞忽然滑了下來,白白的胴體讓宗舒的眼睛一花。
正在迷乎間,宗舒就被推到床邊,隨即向後倒去。
如煙紅著臉俯過身,吹氣如蘭“公子,今晚,如煙奉旨侍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