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相關人物的史籍記載(持續更新)_翊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翊唐 > 第一卷相關人物的史籍記載(持續更新)

第一卷相關人物的史籍記載(持續更新)(1 / 1)

翊唐!

此章衛某主要參考了舊唐書與新唐書,少部分參考了《唐刺史考全編》。此章持續更新,每逢出現曆史上真實人物都會進行添加整理,歡迎關注以及評論!如有謬誤,歡迎討論及指正!

韋皋(745805)字城武,本書多次提到,卻並未出場,中唐名將。貞元元年(785)鎮守劍南西川(《舊唐書》貞元元年,拜檢校戶部尚書,兼成都尹、禦史大夫、劍南西川節度使,代張延賞。),擔任西川節度使二十一年,期間交好南詔王異牟尋,離間南詔與吐蕃關係(《舊唐書》皋以雲南蠻眾數十萬,與吐蕃和好,蕃人入寇,必以蠻為前鋒。四年,皋遣判官崔佐時入南詔蠻,說令向化,以離吐蕃之助。佐時至蠻國羊咀咩城,其王異牟尋忻然接遇,請絕吐蕃,遣使朝貢。其年,遣東蠻鬼主驃傍、苴夢衝、苴烏等相率入朝。南蠻自巂州陷沒,臣屬吐蕃,絕朝貢者二十餘年,至是複通。)指揮維州之戰,以五萬大軍十路出擊,大破吐蕃十六萬眾,收複數州,減輕了大唐於河隴地區的軍事壓力,卻未能攻下維州城。進封南康郡王,故世稱“韋南康”。永貞元年,韋皋急病薨逝,享年六十一歲,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杜元穎(775838)出身京兆杜氏,官至宰相,於長慶三年接替段文昌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舊唐書》十月己醜,宰相杜元穎罷知政事,除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任內期間,治禦無方,昏庸無能,為逢迎唐敬宗來鞏固地位,派遣兵士索取珍寶(《舊唐書》昭湣即位,童心多僻,務為奢侈,而元穎求蜀中珍異玩好之具,貢奉相繼,以固恩寵。以故箕斂刻削,工作無虛日,軍民嗟怨,流聞於朝)。此舉激怒南詔,南詔率兵攻伐,連拔數州,兵臨成都。杜元穎故而獲罪,貶官循州司馬,太和六年病逝,去世前仍上表希望能獲得追贈官爵,朝廷贈其為湖州刺史(《舊唐書》坐貶循州司馬,判官崔璜連州司馬,紇乾臮郢州長史,盧並唐州司馬,皆以佐元穎無狀也。六年,卒於貶所。臨終,上表乞贈官,贈湖州刺史)。

牛僧孺(779848),“牛李黨爭”牛黨領袖之一(筆者認為牛黨領袖實為李宗閔)。書中以其字代稱為牛思黯。元和四年在賢良方正科與李宗閔共同抨擊時政,批判了時任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父親)的政治理念,被宰相李吉甫排斥,由此與李吉甫、李德裕父子結怨(《資治通鑒》前進士李宗閔皆指陳時政之失,無所避;吏部侍郎楊於陵、吏部員外郎韋貫之為考策官,貫之署為上第。上亦嘉之,詔中書優與處分。李吉甫惡其言直,泣訴於上,且言「翰林學士裴垍、王涯覆策。湜,涯之甥也,涯不先言,垍無所異同。」上不得已,罷垍、涯學士,垍為戶部侍郎,涯為都官員外郎,貫之為果州刺史。後數日,貫之再貶巴州刺史,涯貶虢州司馬。乙亥,以楊於陵為嶺南節度使,亦坐考策無異同也。僧孺等久之不調,各從辟於藩府。僧孺,弘之七世孫;宗閔,元懿之玄孫;貫之,福嗣之六世孫)。穆宗時與文宗太和四年官至宰相,成為牛李黨爭領袖人物。後來於武宗會昌年間貶官循州長史,宣宗時召回任太子少師、分司東都,未幾卒。

劉辟(?806),字太初。西川節度副使,南康郡王韋皋心腹,永貞元年(805),南康郡王韋皋薨逝,劉辟未經朝廷同意自立留後(《舊唐書》永貞元年八月,韋皋卒,辟自為西川節度留後,率成都將校上表請降節鉞。朝廷不許,除給事中,便令赴闕。辟不奉詔),唐憲宗彼時初繼承大統,以退為進,先授予劉辟劍南西川節度使之職(《舊唐書》時憲宗初即位,以無事息人為務,遂授辟檢校工部尚書,充劍南西川節度使)。劉辟竟更加跋扈,得寸進尺,要求得到三川之地,全據四川全境,朝廷不許。劉辟於是率軍圍攻劍南東川。唐憲宗遂於元和元年正月派遣名將高崇文出兵討伐,同年九月便攻取了成都府(《舊紀》六月,崇文破鹿頭關,進收漢州。九月,崇文收成都府,劉辟被活捉縛送京師,全家梟首示眾(《舊紀》辟乃伏罪。令獻太廟、郊社,徇於市,即日戮於子城西南隅)。

劉瞻(??)字幾之,徐州彭城人,出身彭城劉氏,或為漢高祖劉邦之後。太和初年,進士擢第,進入藩鎮幕府,從而與李德裕相識,深受器重,後娶李德裕孫女李氏為妻,成為“牛李黨爭”中李黨人物(《舊唐書》瞻,太和初進士擢第。四年,又登博學宏詞科,曆佐使府)。鹹通初年,遷太常博士,曆任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戶部侍郎、河東節度使、京兆尹,複為戶部侍郎、翰林學士。鹹通十年,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成為宰相,亦是唐朝最後一位賢相。後因反對誅殺服務同昌公主的醫官,外放被貶為驩州司戶(《舊唐書》帝閱疏大怒,即日罷瞻相位,檢校刑部尚書、同平章事、江陵尹,充荊南節度等使。再貶康州刺史,量移虢州刺史)。唐僖宗即位,為其平反,曆任康、虢二州刺史,旋入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刑部尚書,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居位三月而卒。

虞藏儉(生卒不詳)史籍中記載僅一句話,《資治通鑒》記載九月,吐蕃維州副使悉怛謀請降,儘率其眾奔成都;(李)德裕遣行維州刺史虞藏儉將兵入據其城。

楊虞卿(?835)字師皋,虢州弘農人,出身弘農楊氏,與隋朝皇族同宗,牛李黨爭中牛黨人物。早年事跡於舊傳新傳皆有所載(《舊唐書》虞卿,元和五年進士擢第,又應博學宏辭科。元和末,累官至監察禦史)。文宗即位,太和四年,李宗閔與牛僧孺輔政,楊虞卿由於素來與李宗閔親厚,起為左司郎中,諫議大夫。太和七年,李德裕入朝拜相,出為常州刺史(《舊紀》及李宗閔、牛僧孺輔政,起為左司郎中。五年六月,拜諫議大夫,充弘文館學士,判院事。六年,轉給事中。七年,宗閔罷相,李德裕知政事,出為常州刺史)。為人陰險佞柔,阿附李宗閔,時人稱之為黨魁(《舊唐書》虞卿性柔佞,能阿附權幸以為奸利。每歲銓曹貢部,為舉選人馳走取科第,占員闕,無不得其所欲;升沉取舍,出其唇吻。而李宗閔待之如骨肉,以能朋比唱和,故時號黨魁)。太和八年,寵臣鄭注與李訓之黨為驅逐李德裕,將李宗閔召還入朝,楊虞卿又由此於太和九年升任京兆尹。李德裕被外放藩鎮後,李訓和鄭注為獨攬大權,隻一月餘便又誣告楊虞卿,楊虞卿由此被一路貶為虔州司戶,未幾卒於貶所。


最新小说: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燃燒吧少年 隻想複仇的我不知道她們都重生了 公主當年欲占春 蒼龍仙尊 封神:我是比乾,陽謀大師 太古神墟 凡人修仙,苟成魔頭很合理吧 誰說她傻,他分明撿到寶了 日娛:從特攝演員到動作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