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唐!
太和五年,十月癸未,未正一刻。
長安,萬年縣,晉昌坊,北曲。
王晏媄叫來隨從仆役,領著李商隱拐入那乙巷,一路向北。
與其餘長安眾坊不同,晉昌坊北闊南狹,北曲占據了坊內大半的地界。而北曲中最為宏偉的,便是坐落於坊東北的大慈恩寺,足占半坊之地,內有十三庭院,千八百九十七間屋宇。
甫出乙巷,便入寺前寬橫街,視野豁然開朗起來,大雁塔的雄偉塔尖高聳入雲。大慈恩寺今日果有法事,寺前人頭攢動,香火繚繞,排隊靜候入寺的人群甚多,幾乎將那寺前數十步寬的橫街一分為二。至於寺院牆垣,站在李商隱的位置,一眼根本望不到頭。
李商隱記得自己在東都白馬寺聽僧眾講過,大慈恩寺乃佛教八宗“唯識宗”祖庭所在,為長安城裡三大譯場之一,建築宏偉巍峨,絕非城中其餘寺院可比,但如此規模,實是他未曾想到的。
王晏媄雙手合十,遠遠地朝那山門虔誠施禮,繼而領著李商隱直往山門而去。
李商隱瞥了眼長如龍蛇的隊伍,問王晏媄道“我們這是要徑直入寺?”
王晏媄的仆役已代為解釋起來“我家小娘子為王節度千金,崇尊釋家,屢次奉賞大慈恩寺,住持已許為貴客,毋需排隊等候,直入寺內便可……”
李商隱默默點頭,心裡卻仍在思忖,那頭頂芙蓉冠之人想來必與案情有所關聯,那麼他轉入適才那街巷所為何事?不會真是來此奉香的吧?
李商隱輕輕搖頭,甩去這個念頭,此等亡命之徒,斷不會在法事上耽擱時間,他來此定有其他目的。
李商隱斜睨了眼大慈恩寺對街的位置,皆為高聳的院牆,內裡看似非民宅即商鋪,與先前同張翊均穿過的寬街無甚區彆。
難道有暗渠嗎?
李商隱自從協助張翊均查案以來,這種想法總會浮上心頭,但這一念頭又很快被他所打消,此地人多眼雜,又緊鄰大慈恩寺,正是治安最嚴密之處,在此開辟暗渠,怕是要等著被萬年縣不良人或是坊中武侯給一鍋端了。
王晏媄帶著他走到山門處,為表虔誠,特意命仆役就近靜候,轉而從仆役手裡拿過一握慧香,爾後領著李商隱向寺前知客僧打過招呼,直入寺內。
李商隱跟著穿過山門後,耳聞得寺內遠處傳來的長聲吟詠,頗有神韻。他忍不住好奇地四下打量,院內地麵皆為青石鋪就,為僧人們清掃得不染一塵,中軸石板路蒼鬆夾道,遠處莊嚴殊麗的重樓複殿、雲閣洞房次第聳立,讓李商隱心裡由衷稱讚。
王晏媄似是覺出李商隱眼神中的震撼,揚起纖柔一指道“這些樓台倒居其次,西苑植有綿延杏林,風光甚佳,晚春時節,千株盛開,甚是奪目。”
李商隱點點頭,他雖未親眼見此盛景,但他腦海裡已勾勒出一副由曲江眺望此間,一派雲蒸霞蔚的模樣。
眼見著他們要過第二道山門,直往主殿方向去,李商隱不由有些心裡打鼓,他生怕這世家千金全然忘記自己要尋人一事,忍不住想提醒她一句,卻見迎麵走來一身披袈裟的中年法師。
法師似與王晏媄相識,他瞅了眼王晏媄手中捧著的慧香,向李商隱和王晏媄分彆雙手合十,繼而問道“王小娘子,今日來敝寺奉香嗎?”
“釋玄法師,”王晏媄回禮“奴來此奉香是其一,尋人卻是其二……”
“尋人?”釋玄愣了一下,頗為欣喜,他素知王家千金虔尊本教,下意識地以為王晏媄是來尋大德講經布道的,這可比來寺中奉幾炷香、捐幾緡錢、幾匹布帛要來得珍貴,不由得欠身殷勤道“不知王小娘子所尋大德何人?貧僧或可指引……”
李商隱心裡一驚,王晏媄不會準備就此將那人特征告於這釋玄法師吧?萬一打草驚蛇可如何是好?但他又不能當麵提醒,趕忙向法師開口“此人非小娘子所尋,卻是在下欲尋之人……”
“哦?”釋玄看向這年輕人“敢問施主可知此人名諱?”
李商隱雙手合十,隨便在腦子裡索取些在洛陽白馬寺聽俗講記住的素材,迅速編了個理由,“昨夜在下夢中見一大德,此人頭生肉髻,滿飾螺發,左手持寶珠,右手執錫杖,坐於蓮華,後靠沙門。夢中此大德前後三次告於在下,今日未正一刻往大慈恩寺,必能尋得一命中貴人,結為至交,在下故而來此……”
王晏媄聽了,立刻意識到李商隱言下之意,委托寺僧尋人,要遠比他們兩人在這偌大的慈恩寺漫無目的地搜尋來得快,便連忙配合著點頭,順帶向釋玄法師介紹了自己的這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