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唐!
翊唐第四十一章西川故人太和五年,十月戊子,辰正。
長安,長安縣,光德坊。
東方的日光自遠山的懷抱中蓬勃而出,天色大亮。丹鳳門傳來的戒晨鼓聲,宣告著新的一天的開始,百姓們也紛紛踏上街頭,行商肩輿趕往東西市,官駕節級趕往各自官府,城中大小寺院的知客僧不約而同地延啟門扉……朱雀大街兩側,一百零八坊整齊排列。
乍看起來,這一日同往日並無差彆,仿佛昨日宵禁後的騷動,並未在這座龐大又偉岸的城市留下哪怕一點疤痕。
一襲雙轅四望車急馳過啟夏門大街,這等車駕製式,尋常百姓哪裡見過,紛紛向道路兩側避讓,生怕衝撞。車內人輕輕撩起布簾,露出張翊均的那張俊俏麵孔。他默默地觀望著城中一片祥和的光景。一句域外胡人曾說過的話忽而浮現在他的腦海這世間再未有比長安更為偉大的城市。
車內,在張翊均的對麵,一人自上而下,烏紗冠、銀緋袍、雲履靴,還有因隆起的肚腩而被繃得緊緊的腰間九環帶。
那人輕輕開口,傳入張翊均耳廓的,是王踐言的聲音
“真想不到,咱家剛被調回長安,向宮外傳個密諭,竟也還能遇到熟人……”
張翊均輕頷著下巴,叉手道“翊均也未曾想到,王樞密竟是昨晚深夜回京的。”
“返京再遇西川故人……”王踐言搓著肥厚的手掌,嗬嗬笑道“分外親切啊。足下於帥府的那番表現,咱家可一直沒忘。”
張翊均不置可否地勾了勾嘴角,聊作回應。
約略半個時辰前,在宵禁尚未結束的時候,張錫忽而敲響他的寢居門扉,將渾身近乎散架的張翊均從睡夢中喚醒,說是有人要見他。而張翊均也未曾想到,來人竟是往日的西川監軍、新任的神策軍樞密使,王踐言。
張翊均原本萬分驚訝,但想到監軍使一般任期三年,若這樣細細算下來,王踐言其實算是任期屆滿,依照慣例回朝升遷。卻沒想到竟然與鬼兵迎駕的日期正好撞上,但時辰又恰好錯開。
如此敏感的時間,還是令張翊均忍不住想探一探,王踐言的返京與昨晚的巨變是否有某些關聯。
“王樞密昨夜返京,可是即刻入宮的?”
王踐言點了點頭,以為他問的是宵禁的事,“內官返京,毋需暫住館驛,可徑入宮禁。”
“那……禁中可有異樣之處?”
王踐言挑了挑稀疏的眉毛,有些狐疑地看了張翊均一眼“倒是並無異樣……足下此言,何意?”
“噢,翊均隻是想到,今日難道不是常參?”張翊均微笑著道“不知聖人到底為何要傳翊均入朝?”
“常參取消了……”王踐言伸了伸腰背,結果這個動作讓腰間的九環帶繃得更緊了,張翊均都怕那熟牛皮製成的蹀躞斷開。王踐言繼而手入袖籠“不過說到聖人為何要通過密諭的形式,召足下一介白身入朝,咱家……可還得問足下呢?”
這麼說來,禁中的血跡屍首竟然都被處理掉了……
張翊均心道著。不禁佩服起沈竓麾下金吾衛的動作迅速。而且,從王踐言的反應來看,這位新任樞密使,好像確實不知道昨晚具體發生了些什麼。
那麼大的亂子,宮中選擇秘而不宣,是意料之中。但能做到密不透風,臉王踐言都看不出蹊蹺,顯然單憑金吾衛一晚上的努力是做不到的,恐怕這背後,也有禁軍的影子。
王守澄……
張翊均轉念一想,如果從這個角度想,王踐言的返朝,或許與鬼兵迎駕的日期相撞,並非巧合。
而是注定!
王守澄與王踐言嫌隙甚重,是滿朝皆知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