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東萊郡守陳滔這樣的地方高官都沒有的待遇!
但這一次呢?
畢竟司馬遷此前一直奉父命在外遊曆,從未涉及官場,而霍光則早早就進入了朝堂,做了劉徹的近臣,兩人在這方麵相比,司馬遷就是目光清澈愚蠢的大學生,霍光則是狡猾多端的老狐狸。
“司馬賢弟該不會以為僅憑一個史官之後的身份,殿下便會對你另眼相看吧?”
眼見司馬遷又要說不該亂說的話,霍光連忙打斷了他,微微頷首道:
“不愧是司馬賢弟,竟有如此高深的見地,聽君一席話,真是令我猶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佩服佩服!”
不過也僅是這一會的功夫,霍光心中便已經有了計較。
除了劉據,他還從未見過劉徹在任何一人身上受過委屈,更不要說是這種幾乎可以與羞辱畫上等號的委屈!
“霍都尉不必多慮,在下隻是提出這種可能,也隻會與霍都尉說,畢竟……”
“不知司馬賢弟可曾想過將剛才所說的這些見地編撰成書,藏書於石渠閣中以供後世觀瞻,造福千秋萬世?”
霍光重重拍了拍司馬遷的肩膀,
司馬遷點了點頭,
“我父命我遊曆采風,為編撰史書搜集史料,這些年我已從長安出發一路南下,又東進再北上,終於到達齊地,接下來再一路西行返回長安,便算是完成了使命。”
若是如此……
此刻衛青和衛子夫還在長安,必定可以穩住朝局,劉據這次回京很快便會繼位,這對衛霍兩氏來說自然都不是壞事。
好在劉據最後玩的這個“下鄉巡演”倒是提前解決了他之前最擔心的,“皇權與仙權”之爭的問題。
“殿下定是早已明白了這個道理。”
“難道司馬賢弟在東萊這些日子沒看出來麼,太子殿下對你可是頗為欣賞的,你雖無官職在身,但殿下對你的禮遇卻勝過了朝廷官員,許多事情皆不避你,就連我亦有不如。”
可霍光不是先知,劉據也未曾與他商議過自己的計劃。
因為這一次,劉據的所作所為表麵上看是收拾了那些方士和巫師,但同時也是否定了劉徹此前多年的求仙問鬼。
雖然霍光沒有明說,但如果這回真是“秘不發喪”,劉據回去之後繼位,說不定還真有可能重用於他,那自然不會是入郎那麼簡單。
“……”
“還有。”
眼見司馬遷興衝衝的接受了建議,跑去一起收拾行禮準備返京。
“你說殿下做這些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霍光蹙起眉頭疑惑的問道,
“先是成仙,再焚書溺方,最後又將自己也推下仙壇……我無論怎麼想,都覺得殿下此舉像是在脫褲子出虛恭,除了整治了一下那些謠棍,對朝局沒有任何意義啊。”
司馬遷疑惑的道。
霍光笑著說道,
“非也非也,在下倒覺得殿下此舉是深謀遠慮。”
“在下以為,這求仙問鬼之事其實是一把雙刃之劍!”
司馬遷到底還是年輕了一些,見霍光是這樣的反應,還想解釋一番。
司馬遷與霍光雖年紀相差不大,但若論官場經驗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霍光不由想起了此前“鎮撫南越國”的結果。
“不過我倒認為司馬賢弟八成還可再進一步。”
司馬遷臉上儘是向往,現在他還不知道曆史上他的主要工作場所就是石渠閣,他的《史記》亦將成為後世天朝最重要的文化瑰寶之一。
司馬遷倒被誇讚的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著謙虛道。
劉據雖然在此行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最終卻先是被劉徹軟禁,接著又以“矯製大害”的罪名打入了詔獄,甚至連衛青都受到了牽連,被扣押在未央宮中關了挺長一段時間。
“另外。”
“霍都尉也說過,殿下‘成仙’之後,那些期門武士與建章騎已經不再受霍都尉統領,僅聽殿下一人號令。”
“若將其當做工具,牢牢將其把握在手中,那便是一柄無往而不利的神劍,正如殿下此前輕而易舉便造就了萬民誠心跪拜的局麵。”
相反,他們之間的問題依舊極為嚴重。
但這也不是說劉徹與劉據這對父子之間就不存在問題了。
“表弟啊表弟,我隻能幫你到這兒了……”
“可若偏信此道,便等於將如此利器交到了宵小謠棍手中,於國於民於社稷於國祚,甚至於皇權,皆是大害!”
現在仔細想想,這三封奏疏的內容若是整合在一起送回長安,看起來倒是一個頗為完整的跌宕起伏的好故事。
“這是在下畢生的夢想!”
“這也就是如今徐神仙的信徒還不多,倘若發展到十萬、百萬、甚至千萬,霍都尉覺得這還是小問題麼?”
這依舊讓本就將臉麵看的極重的劉徹十分難堪,依舊觸動了劉徹的逆鱗……
“霍都尉謬讚了,隻是見得多了,想的也就多了。”
“此前的奏疏中我已經提到了司馬遷,此次若不是‘秘不發喪’,司馬遷又隨我們一同回京,陛下八成會召見他詢問東萊的事情。”
“屆時此人是否能為你分擔陛下的怒火,又能分擔多少怒火,就隻能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本章完
:..00
..。..(www.101novel.com)